交易所公告 |
气候波动对全球粮食产量影响几何? 时间:2019-08-19 来源:中国气象报 IPCC《气候变化与土地特别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在影响粮食安全,并且未来的影响将越来越大。气候波动究竟可对全球粮食产量产生多大影响?近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的科学家在《科学进展》发表的一篇文章给出了答案。该研究首次估算了厄尔尼诺等不同气候变异模式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全球和区域范围内玉米、小麦和大豆等粮食作物产量。结果发现,从1980年至2010年,气候变异引起全球玉米产量的波动幅度近18%。
研究指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造成近年来大范围区域内粮食同时歉收的原因,这一发现与全球农业系统的核心支柱理论背道而驰。该理论认为,美国、中国和阿根廷等地理位置上相隔遥远的粮食生产区之间作物歉收没有关联。
研究者认为,全球农业系统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很可能是因为某个地区的低产量被其他地区的高产量所弥补了。“当然,无论概率有多小,高产未能弥补低产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该研究第一作者韦斯顿·安德森说。到目前为止,人们一直认为,大面积农作物歉收的起因是一系列随机的灾害性天气事件。
该研究分析了ENSO、印度洋偶极子等气候模式对全球玉米、大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比如这些气候变异模式是如何影响主要种植区的干旱和高温天气的。结果表明,ENSO能够并且已经导致多个主要产粮区粮食减产,包括1983年的重大减产。强厄尔尼诺或拉尼娜事件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哪些地区会遭受干旱和极端气温侵袭,对一些作物而言,这些气候事件迫使多个主要粮食产区同时减产。
气候波动可对粮食产量造成多大影响?研究者发现,在全球范围内,玉米是最易受气候变异影响而歉收的作物,玉米产量年际波动中有18%是气候变异的结果。相比之下,大豆和小麦同时歉收的风险较小,气候变异在其全球产量波动中分别占7%和6%。
在某些地区,气候变异给农业带来的风险可能更高。例如,在非洲大部分地区和巴西东北部,粮食产量波动中40%至65%是由ENSO等气候现象导致的。但在其他一些地区,这个数字低至10%。“ENSO可能并非在所有年份起重要作用,但这是我们所知的唯一一个导致全球范围内同时出现作物大规模歉收的气候因素。”安德森说。
“气候驱动因素的不确定性越大,粮食系统参与者所受风险就越大。”该研究作者之一游良志说。受影响最严重的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农民,他们主要依靠农作物来维持生活。在保险产品或其他应对机制缺失的情况下,这些农民无法承担风险。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基础设施和资源,面临的风险更大。
从表面上看,那些受ENSO和其他气候模式影响更大的地区发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风险更大,但这实际上反映出那些地区同气候模式之间的联系是可以被监测和预测的。该研究还强调了管理此类气候风险的潜在机会——通过预测季节性气候来减小气候风险。
该研究展示了气候变异的可预测模式对多个区域直至全球粮食产量的影响及其关联,这可以让人们对全球粮食价格和粮食供应可能会受到的冲击有所预料,做出应对,从而提升粮食安全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