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利多犹存 豆粕高位坚挺 时间:2020-10-29 来源:期货日报 10月美豆期货价格振荡走高,CBOT主力合约逐渐往1080美分靠拢,是2018年3月贸易摩擦后的最高水平。国内豆粕期货跟随走强,站稳了3200关口。 那么推动美豆和连粕走强的逻辑有哪些,后期这些逻辑是否仍然成立呢?
美豆期末库存遭大幅下调 美豆期末库存和库销比的变化是支持价格连续走强的主要力量。美豆底部抬升的契机是中西部干旱炒作。以爱荷华为代表的主产州先后遭到飓风、高温干燥等不利天气影响,市场对美豆新作产量的预估值出现下调。USDA在9月和10月两期月报中分别下调了新作的单产、收获面积以及期初库存,导致新作供应端不断收紧,期末库存在10月报告中下调至2.9亿蒲式耳,为最近四年来的最低水平,库销比降至6.42%,与2016年6月接近,而当时主力合约价格为1150美分。
南美天气是当前市场关注点 9月上旬NOAA报告显示,不管是赤道太平洋的海平面温度或是Nino指数均符合拉尼娜指征,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据最新预估,拉尼娜现象有高达85%的可能性会持续到北半球2020/2021年冬季,有60%的可能性会持续到春天。而拉尼娜会对全球油脂油料主产区造成明显影响,通常使得秋冬季南美地区干旱,印尼、澳洲东部则会潮湿多雨。
虽然巴西大豆播种工作已经受到拉尼娜影响。市场认为后期巴西大豆种植工作仍有赶上进度的可能,总产量不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在今年种植面积创纪录甚至可能超过原计划的情况下,各机构对新作产量的预测基本维持在1.3亿吨上方。但播种延迟会造成收割工作推迟,美豆出口窗口延长,造成全球供应紧俏。
对比巴西,阿根廷大豆的播种工作刚刚开始,未来南美的降雨仍是决定市场方向的关键。干燥若威胁到大豆单产,则全球大豆价格会继续上扬。而若产区天气改善,市场的炒作情绪减弱,盘面难免会有回落。
国内豆粕现货或维持弱势 相比连粕期货跟随美豆走强并创出近两年半新高,国内豆粕现货略显疲弱。主要地区豆粕基差仍维持负值,且北高南低局面依旧。
今年国内豆粕现货至今维持负基差主要与进口大豆供应宽松有关。据海关数据,1—9月国内大豆进口量为7453万吨,同比增加1000万吨。据目前的到港预估,10—12月进口大豆到港数量依旧较大。据天下粮仓数据,10月预报到港866万吨,11月份到港预估910万吨,12月到港预估880万吨,2020年进口总量有望接近1亿吨。如此巨大的进口量决定了国内大豆供应的宽松局面,豆粕基差难有起色。
不过这种局面在近期或略有改善。国庆节后国内大豆开机率迅速回升,周度压榨重新回到200万吨上方,按照当前的开机速度来看,预计10月全国大豆压榨总量或达到871万吨,相对到港,国内大豆或有望出现小幅去库。但随后11月和12月大豆进口量再次回升,意味着留给国内供应端主动去库的时间窗口不多。
从消费端来看,今年国内豆粕现货消费非常好。在进口大豆供应宽松、油厂开机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国内豆粕库存仍能实现去库,说明下游提货较好。但是随着进入冬季,豆粕消费可能出现小幅萎缩,不利于现货基差走势。
总体来看,美豆库销比下降至6.42%,支撑CBOT大豆价格站稳1000美分。国内豆粕期货跟随美豆波动,在南美干旱炒作证伪前或维持偏强走势。现货基差短期在大豆小幅去库、豆粕库存快速下降下或有所回升,但今年在这种大供应的背景下基差难有太好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