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又见12000 郑期走势或与经济数据“背离” 时间:2020-07-09 来源:华瑞资讯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20年6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1%,较上月上升6.7个百分点,升幅较上月有所扩大,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各区域制造业PMI较上月均有较为明显的上升,除美洲制造业PMI回升至50%以上外,其余各洲制造业PMI均在50%以下,表明虽然新冠疫情仍在美国、巴西、印度等国肆虐,对全球经济、贸易、运输等的冲击仍在继续,但随着欧美按下经济启动键,中日韩等纷纷走出疫区,全球经济逐渐回归企稳、扩张的状态。俄罗斯经济学家谢尔盖·卢科宁预计,尽管指标不高,但中国今年仍将是主要经济体中增长最快的国家,而东亚和亚太地区,也将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而近两日中国股市突然的爆发也说明中国采取了及时果断的防控措施,科学防控疫情、有序复工复产,同时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强化了“六稳”、“六保”措施行之有效,而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在二季度率先发力,消费从三季度开始也会出现更加明显的回补,全年有望实现正增长。因此当CF2009合约盘面价格连上11500、11800、12000(7月7日郑期开盘、盘中均上破12000强阻力位),短短几天上涨超过500点的时侯,棉花企业、投资商既没有降基差、大量推货销售,也没有追多拉涨,而是等待市场方向的进一步明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CF2009尾盘尽下滑15点,但主力合约大幅减仓,单边成交量也仅30.66万手,市场的风向有些转变,多头、投资商需注意风险。
目前刺激棉花期现上涨的动力有哪些呢?笔者的看法:一是7月1日储备棉轮出启动以来不仅日成交率100%,而且平均成交、储备新疆棉成交价都一路上行,在业内普遍认可储备棉轮出3128级11500元/吨“托底”的情况下,储备棉成了棉价的“风向标”;二是央行大量增发货币、疫情得到全面控制的前提下,中国股市、金融市场率先回暖,拉动大宗商品反弹;三是原油价格震荡上涨,引发通货胀的担忧。沙特阿拉伯连续三个月上调出口原油官方销售价。沙特阿拉伯8月份对亚洲出口的各类原油官方销售价每桶上调了1美元,对西北欧和美国出口的原油官方销售价也都上调,市场预计2021年下半年布伦特原油将上涨至每桶45-50美元,美国WTI原油价格可能将在每桶40-45美元区间波动。
相较支撑上涨力量,看涨、回落因素似乎更明显,笔者判断即使短线C2009再破12000,但能站稳的困难比较大,很可能又是“一轮游”,主力再次回到11500-12000区间反复蓄势,等待反弹乃至反转的机会。当前郑期仍处于空大于多的状态,CF2009能否再破115000,请拭目以待主。不排除7/8月份郑期走出于中国经济数据、股市相背离的曲线。原因归纳如下:
一是储备棉计划轮出50万吨终究将增加市场供给能力,对棉花期现的反弹形成打压。虽然近几日棉纺织企业、棉花贸易商积极参与储备棉竞拍、加价比较激烈,成交率出乎意料的达到100%,但一方面储备新疆棉的成交价与2019/20年度新疆棉的价差已缩小至500元/吨左右,储备棉竞争力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贸易商作为“投资”标的物的储备棉将很快再次进入现货销售市场,加大现货供应量。因此笔者认为在经过短期的新鲜加价、抢拍后,储备棉轮出将进入“瓶颈期”,纺企、贸易商竞拍、拿货热情下降,成交价也回至11500-12000元/吨附近(7月3、6日储备新疆棉折算3128级成交价分别为13038元/吨、13115元/吨,即成交价回落近1000元/吨,向郑期主力合约、双28棉花现货靠拢);
二是7/8月份我国棉花消费增长的困难比较大,下游“肠梗阻”问题突出,压力传导至上游棉花。首先,由于7/8月份内销订单大量减少,包括沿海地区在内织布厂、服装厂联合限产、减产甚至停产的比例并不低(为了不裁员,维护稳定,很多棉纺织企业采取减产、减少工作时间、减收入方式应对),棉花消费需求回暖很可能要到9月上中旬;其次,美国、巴西等国疫情仍在肆虐,再加上越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等国对我国纺服产品的替代性大幅增强,因此6/7月份出口订单的恢复很不顺利,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地出口单只流回30%-50%,根本挑不起7/8月份棉花消费增长的“大梁”;再次,虽然央行“开闸放水”、货币政策非常宽松,但从近期股市、房地产等行业的体现来看,资金仍在实体企业外围空转,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撑作用不大,反而成了逐利、炒作的推手;
三是基本面、政策的调节空间和手段已不大,利空因素再逐渐积聚,很可能再一次把多头打回原形。其一、2020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同比保持稳定,而且长势与去年持平甚至稍好;其二、截止7月6日郑期仓单20410张,有效预报2115张,二者合计折皮棉95.73万吨,距新棉上市不足三个月时间,郑期仓单+预报仍超过95万吨,盘面的实盘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其三、自4月中旬以来,我国积极履行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大举“政策性+市场性”进口2019/20、2020/21年度美棉,总量很显然不是50万吨(截止6月25日前已突破),因此或是80万吨或是100万吨,储备棉入库存,但“市场化”进口的美棉将大量流入现货市场,有压力的不止港口贸易商,还有国内存棉等涨的投机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