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 |
“拉尼娜”阴影下CBOT大豆价格走势分析及中国进口大豆前景 时间:2017-11-29 来源:天下粮仓 自美国大豆大量收获上市以来,随着南美大豆种植的开始,“拉尼娜”发生概率陡增,有数据显示自9月份以来南美降雨量便已开始低于正常值,美国国家气象局气候预测中心(CPC)在11月中旬的报告中已将“拉尼娜”现象出现的几率提升至65-75%,该中心此前曾预计拉尼娜现象在北半球秋、冬季期间出现的几率为55到65%。随后澳大利亚气象局在11月下旬初也发布了“拉尼娜”现象预警,其预计“拉尼娜”现象可能于12月份开始,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几率是正常的三倍,并补充说所有模型达到“拉尼娜”现象的阀值,大部分模型显示“拉尼娜”现象预将持续到至少明年2月份,但同时称这场“拉尼娜”的强度将弱于2010年到2012年出现的强“拉尼娜”,持续时间也将短于上次。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为“拉尼娜”打call,引发阿根廷产区天气干旱担忧情绪并且挥之不去,尤其是目前阿根廷产区天气已经趋于干燥,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数据,截至上周四阿根廷农户的大豆播种工作因此只完成了34%。其后不久阿根廷气象学家表示,12月前两周阿根廷中部谷物种植带的降雨量料低于往年同期均值,将致使该地区晚播大豆播种工作受阻。阿根廷天气形势令人担忧,支持了美豆期价,周一芝商所旗下的CBOT大豆期货指标1月合约(代码:ZSF8)上涨2.75美分,收报于996美分/蒲式耳,盘中指标合约自11月9日以来一度首次突破1000美分大关,不过随后回吐了部分涨幅。而在过去两个交易日里,指标期约几度接近1000美分,但是均无疾而终。 附图:芝商所旗下的CBOT大豆期价走势图
![]() 得益于中国需求增长步伐快于产量增速,国内进口大豆数量屡创新高,美国农业部最新预测2017/18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将触及9700万吨纪录新高水平,高于上一年度的9350万吨,更有甚者,中粮集团预计该年度中国料将进口1亿吨大豆。虽然中国大豆需求强劲,但国际大豆出口市场竞争加剧,因巴西雷亚尔汇率走软,提振巴西大豆对于中国等主要买家的吸引力,也鼓励巴西农户出售库存大豆,相对美豆而言,未来几个月巴西大豆将赢得中国市场更多的份额,部分业内预期2017年第4季度中国将进口约500万吨巴西大豆,远高于上年同期的249万吨,这或给美国大豆出口销售前景蒙上阴影,这将对美豆期价形成不利影响,作为重要佐证,据美国农业部(USDA)出口检验周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23日的一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1,578,592吨,较上周的2,275,512吨(修正后)下滑26%,去年同期为2,243,967吨,该数据位于此前市场预期区间150-180万吨的下端,这是导致周一期间美豆突破1000美分大关后仅“昙花一现”的一大原因。 附图:近几年中国进口大豆月度对比图
![]() 目前正值南美大豆播种关键时期,产区天气状况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拉尼娜”背景下市场对于阿根廷干燥天气将损及产量的担忧料仍支撑美豆,但同时近期巴西大豆播种进度加快,播种率超过往年平均水平,巴西天气总体有利于作物生长,美豆出口前景难容乐观,这均将对CBOT大豆期价产生不利影响,美豆走势暂时将继续追随南美天气的波动而上下震荡,短期内或仍将向上测试1000美分阻力位,该关口附近仍可能反复震荡争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