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 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交易所公告
国内版

为何散养户被清退而大集团却猛力扩张?

时间:2017-11-29 来源:养殖信息

  小养殖场被拆,大集团猛力进驻

  被清拆的大部分是中小养殖场,拆迁的源头本身是为了环保,而令人费解的是,部分地方拆掉了小养殖场,却引入了养殖大企的猛力扩张。

  以养猪场为例:2017年上半年,养猪场被拆迁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影响之远的要数福建和江西两地。今年上半年,福建省南平市的“铁腕治污”系列行动,共拆除生猪养殖场11396家,拆除面积730.12万平方米,削减生猪364.11万头。根据2016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福建省共出栏生猪1720.52万头,由此计算,被削减的生猪数量高达21%。福建省南平市猪场被清拆之后,金新农的养殖小区在同一个地方建起来了。2017年3月3日,金新农投资20亿落户福建南平,建设年出栏百万头生猪的立体生态猪养殖及肉联加工项目。同样:今年上马的百万以上蛋鸡项目也非常多:正大集团:云南东川300万只蛋鸡项目奠基开工、韩伟集团:在辽宁扩建100万只蛋鸡场、内蒙古金沟:1000万蛋鸡基地开工建设、新疆天牧:新建300万蛋鸡养殖基地等等,多不胜数!

  为何养殖企业、大集团能任意扩张?

  多个案例令养猪人、养鸡人愤愤不平,为什么散养户被迫退出,大集团却能任意扩张?广州希望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文学告诉记者,对于小型养殖场或者散户,从节约资源和高效利用的角度来讲,分散的养户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低于集约化养殖场。而且小型养殖场或者散户环保硬件设施低,难以达到环保指标,就算达标了后续的运营管理是否到位也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政府对小型养殖场或者散户的监管难度较大,成本更高,对当地的GDP贡献没有大企业明显,而且大企业投资额度更大;另一方面,对大企业的食品安全监管更容易、产品质量更放心。

  某饲料企业高管也认为,政府整治散户的同时引进龙头企业在适养区建场,一方面是弥补产能因拆迁导致的不足和保证GDP水平,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养殖生产更易满足环保要求,也更便于监管,长远来看有利于美丽乡村的建设。养殖大企业能够带动产业链形成,有能力建立饲料和兽药等上游产业以及屠宰、畜产品加工下游产业完整的产业链。既给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为当地政府增加了税收,是一举两得的举措,所以政府更愿意将资源提供给大企业实现高效利用。游金明表示,大型集约化企业有非常雄厚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可以在规划上做到种养结合的完美统一,在管理上做到粪污排放的无害化处理,在畜牧业发展方向上可以发挥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因此,这类企业深受当地政府青睐,并可得到当地政府在土地供应、配套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如今猪场、鸡场被拆,散户是否被遗弃,散户的出路在哪儿?

  某饲料企业高管表示,政府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逻辑,携手龙头企业给散户做引导以及提供生产资源。现在龙头企业进入也是在政府的规划之下引导散户主动进行猪舍、鸡舍整改升级以达到环保标准,因为事实上很大部分的散户也在寻求大企业的引导和协助以做到符合环保政策与法规。当然一些资金实力较强的散户,也可以在政府规定区域自行建厂独立经营。即便是环保压力再大,也具有抗压能力,养殖事业还能继续干。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刘德武教授告诉记者,散养户目前有两条比较理想转型的途径,一是向种养结合、循环经济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转型,走适度规模的养殖之路,走生产资源循环的养殖模式,实现减排、降污,顺应环保要求,可持续发展。第二条是大企业+农户的模式,养殖场地、环保设施等硬件设施由大企业提供,农户不需要考虑环保问题,农户转变成代养角色,大幅度降低农户养殖的风险,不需要再承担过去的种种风险,同时农户仍然能够继续养殖事业,保证农户就业,保障生活来源。俗话说:“猪粮安天下”,就是这个道理。

版权所有:哈尔滨谷物交易所 黑ICP备11006394号-1
哈尔滨谷物交易所客户信息交流群:90760821 1914658765
公司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三路800号2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