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 |
中储粮入市高价托底 东北大豆市场止跌回稳 时间:2017-11-09 来源:粮油市场报 本周,国内大豆市场主流价格趋于平稳,东北局部价格有所反弹,交易主体入市心态有所转变,前期市场一直被“中储粮可能降价收购”的传言所笼罩,各方收购主体入市脚步迟疑,但此次传言最终并未兑现,需求主体开始重新关注东北大豆,交易量回升带动价格回暖。 利多展现 东北豆止跌反弹 进入11月份,东北产区大豆行情稍有起色,黑龙江齐齐哈尔、佳木斯及内蒙古阿荣旗等地收购价格上浮20元/吨。虽然供应压力显而易见,但市场仍有利多支撑:首先,目前农户惜售情绪明显,中储粮自10月12日收购至今,国标三等大豆收购价格始终保持稳定,对市场的支撑作用较为明显;其次,2017年黑龙江大豆直补已经落实到位,农户资金压力缓解,并且尚未到偿还贷款时间,农户还存在观望、等待心理,也进一步抑制价格下行;另外,近期安徽大豆攀升的速度超出市场预期,各区域主流价格11月第一周累计涨幅100~160元/吨,安徽产区装车价普遍达到4400元/吨以上,南北方价格之间往往存在带动和牵制的关系,关内豆的猛涨行情有望带动北方地区市场价格上行。 不过,由于中储粮代收代储库的收购价格暂不明确,市场观望气氛始终挥之不去,而且南方主要销售区域东北豆滞销现象普遍存在,商家库存较多、竞争激烈,加之环保检查导致加工厂萎缩,东北豆销售价格节节败退。短期趋势看,市场多空因素并存,后期走势还需美豆及粮库收购价格指引。 炒作降温 安徽豆滞涨企稳 南北方大豆市场行情整体趋于稳定,安徽大豆疯狂上涨的行情暂告一段落,收购商开始理性对待,加上近几日价格超涨利好已被提前消耗,后期若无新鲜的利多支撑,价格续涨动能匮乏。关内市场从来都不缺乏炒作,天气、供需在历年的行情中都会令价格经历大涨大落。 今年供需面的利多被继续放大,因收割期遭遇持续降雨导致雨后收获的大豆水分极大,部分产区达到19%~20%,并且大豆外观不佳,霉变比例高于往年,优质大豆稀缺吸引收购商入市抢收。笔者认为,供需面利好已经逐步消耗,并且11~12月份是美国新季大豆进入中国市场的高峰期,阶段性价格上行可能面临一定阻力,稳定概率增加。 总体看,东北大豆前期持续下跌,交易清淡,但现货价格并未跌破前期低点,显示下方仍有支撑,后期行情反弹的可能性较大,主要基于:一方面,中储粮收购价格至关重要,有传言称黑龙江东部、西部还有部分粮库将开库收购,国标三等大豆收购价为3800元/吨,对区域市场行情形成提振;另一方面,关内大豆的超涨行情可能会带动北方市场,东北高蛋白大豆或更受青睐,因今年蛋白含量普遍高于往年,高蛋白42%~43%品种与安徽大豆蛋白不相上下,但价格优势凸显。另外,美豆震荡偏强走势也将为国内市场注入一定的上行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