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农药出口重大利好!这场会释放多个信号…… 时间:2020-06-10 来源:农资导报农药 2020年开局,新冠疫情突袭,世界经济低迷,转型中的中国农药行业陡遇阴霾。6月8日,在山东潍坊召开的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十届四次理事会暨十届五次常务理事会上,释放多重信号—— 农药出口政策酝酿再“解绑”,为企业纾困;行业产能版图悄然重构,但热潮下当须理性;作为全球第一农药大国,本土企业国际化之路急待提速;面对挑战和风险,会上,有企业提出打造农药行业命运共同体……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山东省农药检定所、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植保(中国)协会、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有关领导,以及全国约180位农药企业代表出席会议。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范福生致辞 打通出口“堵点” 中国是全球农药出口第一大国,稳住中国农药出口,不仅牵系国内农药行业良性运行,也是稳定全球粮食生产的重要支撑。 疫情至今,中国农药出口隐忧渐显。数据显示,1~5月,中国农药出口总量同比下降约7% ,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6%左右。 一段时期以来,受国内农药登记政策对浓度梯度的规定,国外需要而在国内限制登记的浓度,无法在国内生产并出口。在全球经济充满极大不确定性的当下,打通这一“堵点”愈益迫切。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严端祥透露,面对新形势,农业农村部在听取多方意见的基础上,正酝酿调整出口政策,纾困行业。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严端祥 严端祥认为,调整农药出口登记政策应从四方面“松绑”,涉及原药、制剂、混配产品、新农药(包括新的成分,以及在国内首次登记的国外农药)。“国内对浓度梯度的规定是为了减少同质化,并没有多少科学依据。”严端祥解释,无论是原药、制剂,还是混配产品,既然该成分在国内已有登记且取得生产许可证,就说明这种农药具备工程环保和安全生产的条件,使用在相应作物上也是安全的。 严端祥说,放开原药、制剂和混配产品浓度“口子”,同时对新农药采取专供出口,通过打通行业堵点鼓励企业出口,有助于促进中国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在为世界农业做出贡献的同时,让国内农药产业发展更顺畅。 直面行业挑战 本次理事会工作报告介绍,2019年虽然行业下行压力大,但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尤其是生物化学农药和微生物农药表现抢眼。而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半数以上企业营收和利润同比下降,全行业化学农药利润总额实现41.6亿元,同比下降16.6%。 “新形势下,我们要抢抓机遇,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加快推动农药强国建设。”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叔宝表示,协会将密切关注全球新冠疫情防控、中美贸易摩擦、地缘政治风险等外部环境变化,密切关注重大政策调整、环保绩效评价、安全生产整治、产业结构变化等影响行业的热点焦点问题,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叔宝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钟华主持会议 会上,骨干企业分享了新形势下直面挑战的战略思考。 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孝举介绍,扬农加入先正达集团开启了新的征程,未来将全力打造企业“1+2+3”工程:坚定一项主旨,以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抓住两个关键,巩固自主发展,拓展外部合作;实施三项举措,深化创新驱动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和双赢合作战略。 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孝举 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毅提出打造行业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他介绍,行业已从总量扩张变成存量优化,中农立华将发挥自身的品牌、资金和信息优势,创新原药供应链服务模式,让合作伙伴共享专业的供应链合作。 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毅 山东科赛基农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铭介绍,科赛基农将定位于市场型公司,洞察植保难点痛点,立足国内外两个市场,专注市场应用技术研究,认真钻研防病、防虫和除草难题。 山东科赛基农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铭 跳出国际化困局 作为全球农药大国,推动本土企业国际化愈发急迫,中国农药企业需要学会用国际化视角看待农药市场。 “中国农药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差距?”植保(中国)协会执行总监刘亚萍说,产品出口不等于国际化,海外并购也不等于国际化,与跨国农化公司全面实施组织、研发、标准、采购、品牌、营销、资本国际化相比,中国企业国际化上还存在不少障碍。 植保(中国)协会执行总监刘亚萍 刘亚萍分析,中国农药行业大而不强,以品牌障碍而言,国际市场对中国品牌的印象还停留在价格低廉、多属仿制产品的层面上,造成在国际市场缺乏定价权。 2018年,全球农化20强榜单上,中国企业数量虽然占50%,但体量却只有34%(包括中国并购的跨国公司)。与此相印证的另一个数据是,在国际市场,农药行业表现出寡头特征,跨国农化公司占据了88%的主流渠道。 中国身为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和出口国,但缺少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农药企业,国际化已是必然之选。“农药企业要依托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等类似的行业组织,加强对国际市场的研究。”刘亚萍建议。 产能迁移警惕扎堆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在此次会上发布的报告显示,农药产业转移态势明显,未来两年西北、东北和西南等省份农药产量将进一步增加。 产能转移源于多重因素形成的合力。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杨光亮解释,对于产能转出方,要素成本上升和环境约束趋紧是主要因素,对于承接方,一方面地方有做大GDP的动力,另一方面要求当地劳动力成本低、环境容量相对宽裕。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杨光亮 对于正在进行中的产能迁移,企业究竟是走,还是等等看?杨光亮提醒说,近几年宁夏、内蒙古转移的农药和中间体企业较多,扎堆趋势已经显现,前景不明。他还建议说,转移产能之前,企业不仅要考虑环境问题,还要考虑转移后所在地的人力资源问题;同时,对于资源型产品,尽量迁移到资源富集地,并尽可能做大规模,而对于高附加值产品,最需考虑人力资源和创新协同。 打造更强服务平台 会上,《2020中国农药行业责任关怀报告》发布。孙叔宝说,责任关怀体系建设是行业自律的重要环节,这是协会引导会员单位和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持续下去。 据了解,12家企业获得2020年中国农药行业责任关怀优秀单位,9名个人获得2020中国农药行业责任关怀先进工作者,会议还同时表彰了4名2020中国农药行业责任关怀推广培训师。(获奖名单见文末) 本次理事会上,江西正邦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凡贵以高票当选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会长。此外,会议还增补、调整了部分理事和常务理事。26家企业作为新成员加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截至目前,协会成员单位已由704家增加至723家。 文章来源:农资导报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