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我国人年均经济增长达900美元 何立峰:历害了我的国 时间:2018-03-0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3月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会上答记者问时金句频出。当谈到我国一年人均经济增长已达900美元,何立峰直言:“厉害了,我的国!”
在谈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何立峰表示,“去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非常之大,前所未有,但是波澜不惊”。此外,他还表示,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一批新的产能也在潜移默化、波澜不惊中实现“华丽转身”。金句频出的背后,既体现出何立峰对宏观经济工作的熟稔有余,也反映出他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充满信心。
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6.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何立峰表示,对实现目标充满信心。并且,他还从消费、投资、出口等方面,详细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
消费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6.5%左右,何立峰表示,“符合预期,也符合需求,客观上经过努力也是可以实现的。”
支撑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中,消费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何立峰指出,能够保持消费继续稳步增长。随着今年各种新兴产业的发展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有可能还会接近甚至超过60%。
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消费升级,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并且提出了具体举措,包括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增加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供给等。
申万宏源宏观首席分析师李慧勇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以及“下调汽车、部分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关税”等举措,也是刺激消费的得力之举。而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也有望进一步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丁一凡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涉及方方面面。首先体现在收入层面,人均收入增速高于GDP,这一点中国已经做到了。其次,是制造业的升级换代,提高经济竞争力,发挥技术创新的作用。此外,促进消费转型升级,拉动经济增长,这些都是高质量发展的体现。
投资方面,何立峰表示,现在抓紧出台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促进实体经济投资。从现在的经济活跃度和其他方面指标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各方面补短板的投资,包括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在这方面的投资还会加大力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会保持在三分之一左右。
外贸进出口方面,何立峰认为,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合到世界经济当中,只要世界经济能够走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保持平稳增长,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应该还是可以保持稳定的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会保持8%到9%左右。
“中国未来消费市场的前景非常可期,我们对今年经济增长实现6.5%左右的目标充满信心。”何立峰再次强调说。
淘汰落后产能成效显著 近年来,中国经济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背后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消费升级等息息相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三去一降一补”是去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去产能方面,何立峰介绍说,两年化解了钢铁过剩产能1.2亿吨,且全部取缔了地条钢。煤炭方面,两年化解了5.4亿吨,南方年产9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和北方年产15万吨以下的小煤矿正在加快退出。
煤电方面,何立峰表示,去年淘汰了一批30万千瓦以下的耗煤量比较大的煤电企业,根据整个电力的形势,还停建缓建了一批,加在一起超过6500万千瓦。
“钢铁、煤炭去产能和防范煤电过剩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为下一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一个示范样本,像平板玻璃、水泥、电解铝等,一方面淘汰落后的产能,关停一批不适合未来发展需求的产能,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一批新的产能,在潜移默化、波澜不惊中实现华丽转身,我相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何立峰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加大“僵尸企业”破产清算和重整力度,做好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置。
值得注意的是,坚定推进去产能的同时,也应该关注价格信号。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表示,要加强行业运行监测分析,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不能暴涨暴跌。通过产能置换指标交易等市场化手段,加大煤炭优质先进产能的释放力度。
此外,宁吉喆还表示,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大“僵尸企业”破产清算和重整的力度,引导扭亏无望的企业主动退出。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鼓励钢铁、煤炭、电力企业兼并重组,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集团,优化结构布局。要做好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置,发挥各方的积极性,用好中央财政专项奖补资金,做好企业职工的安置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