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纺织业遭遇最难年 企业急盼棉花直补政策落地 时间:2014-03-0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对于大量纺织企业,尤其是棉纺企业而言,2013年一年几乎就是在焦灼和盼望中度过的。 一家主营棉纱和针织染整布的企业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说,从2013年上旬传出国家将试点棉花直补政策后就开始翘首以盼,“收储政策下的国内棉价太高,与国际棉花价格相差数千元,企业利润因此被严重压缩了,(通过直补)或许能让棉价回归到正常水平。”该负责人说。 漫长的等待过程被该负责人称为“黎明前的黑暗”。在这段时间内,由于原料成本高企、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纺织企业面临着出口继续受挫、内需持续不振的“腹背受敌”局面。根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调研情况,2013年上半年大型企业开工率为85%~90%,中型企业约65%,小企业停产、限产进一步加剧,开工率仅有30%。随之而来的还有库存的不断攀升,棉纱产品平均库存周转时间达到了20~30天。 从近期出炉的纺织企业2013年年报和业绩快报来看,倚重原料、以初级产品为主的老牌企业纷纷出现业绩大幅跳水,仅吉林化纤(000420.SZ)一家便净亏损近4亿元,霞客环保(002015.SZ)、德棉股份(002072.SZ)的亏损额也分别达2亿元和6042.7万元。 但另一方面,瞄准某一细分市场、积极开发新型材料的企业呈现出的却是“风景这边独好”,华孚色纺(002042.SZ)、嘉麟杰(002486.SZ)的净利润保持了高速增长,年增速均超过120%。 2013年被称为纺织业史上的“最难年”。 成本之殇 上月月底公布的一则消息让整个纺织业都为之一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国家将在新疆正式启动棉花的目标补贴试点。 华芳纺织(600273.SH)一位高管将这一信息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时难掩激动:“国内棉价之前一直有虚高的情况,直补意味着棉价将放开,与国际市场接轨,企业的情况肯定就不一样了!” 2010年到2011年初,我国棉花市场出现了大幅波动。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初国内棉价尚不足16000元/吨,但此后便开始了一路飙升,到2010年3月棉花价格已达31000元每吨,同比涨幅近100%,但紧接着又出现了连续暴跌,场面一度混乱不堪。 为了稳定棉花市场、保证棉农利益,2011年国家开始实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由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对棉花实行脱市收购,保障了国内棉花的价格。另一方面,国家对纺织企业实行3:1的进口配额发放比例,即要获得1吨进口棉花配额,须同时购买3吨国储棉。 但这对已经连年处于增速下降态势的纺织企业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上述企业负责人对本报分析称,收储政策正式执行后,国内棉价一直保持在20000元/吨以上的水平,2013年的托市收购价为每吨20400元,大大高于国际市场15000元/吨左右的价格。 “人工、厂房这些成本的上升不可避免,虽然压力增大,但还可以承受。而棉花这项原料占到了棉纺企业产品成本的70%,几乎就是企业的命门。而且企业产品还越来越不好卖。”上述负责人表示。 以华芳纺织为例,其2011年纺织业务的毛利率一度低至-5%,此后虽经过调整有所回升,但也一直保持在2012年1.77%、2013年2.66%的低谷。德棉股份的情况则更为惨烈,2008年的金融危机冲击使其平均毛利率由2007年度的14.97%直线下跌至2009年的0.22%,原料价格的上升再为其补上致命一击,2011年的纺织业务毛利率跌至-1.63%的冰点。 “当时就是量价齐跌,产品销量不好,卖掉也是亏钱。”德棉股份一位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告诉记者,走过了2001~2008年的“黄金时期”,纺织企业普遍积累了大量产能,金融危机发生后出现了一个拐点,部分外销的产能开始转向国内市场,但2011之后内需增速也开始放缓。 “一方面原料价格上涨,企业利润被迅速摊薄;另一方面前几年积累了非常大的产能,到了释放期需求又跟不上了,库存问题开始出现。2013年是纺织行业最艰难的一年,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着困难。”汪前进感慨。 这也就不难理解棉花直补新政对纺织企业的意义所在了,正如上述华芳纺织高管所言:“企业不得不收购高价棉的时代或许快要结束,下一个发展的春天正在临近。” 事实上,国家发改委去年就已将棉花产量占国内比重超过50%的新疆作为棉农直补政策的唯一试点区域。根据目前的公开资料,在2014/2015棉季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将不再实行,暂定的棉花直补价格为380元/亩,折合每吨约3000元。目前,相关部门在操作细节、目标价格以及采用形式等方面尚存在争议。 转型升级成趋势 尽管成本高企、终端不振是纺织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但在这份年终成绩单上还是有几抹亮色值得关注。 华孚色纺是一家主营色纺纱线的企业。与普通棉织品先制造后染色的工序不同,色纺就是先将纤维染色,再对两种或以上不同颜色的纤维进行混合纺制,最终形成具有独特混色效果的纱线。 上述棉纺企业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坦承,从初级的纺纱到染色,再到由面料加工为成衣,越往下游走产品的附加值越高,“色纺业在普通纺织程序之外增加了一道染色的工序,附加值会变高,效益比普通的纺织企业要来得高”。 近年来,华孚色纺的毛利率一直远高于普通纺织企业,一度接近20%。2013年,其营业收入为62.4亿元,净利润也达2亿元,分别同比上涨8.86%、120.72%。 另一个在技术工艺上颇下工夫的是嘉麟杰,这个主营服装面料的企业近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借着户外运动等细分领域的兴起推出技术含量较高的功能性面料,逐步成为包括耐克(Nike)在内的多个国际知名品牌的供应商。2013年度其净利润同比激增148.66%。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化纤企业吉林化纤(000420.SZ),其巨亏近4亿元的背后是传统涤纶与新兴纤维巨大的分水岭,也代表了传统、初级纺织的衰退。 如今,即便是传统老牌纺织企业魏桥纺织(02698.HK)和华芳纺织也在进行产品和技术的升级转型,以后者为例,其正在淘汰20支、32支等初级纱,扩大50支、60支可以制成高端面料的棉纱比例。此外,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000726.SZ)、嘉麟杰等企业索性在下游开创了自己的服装品牌,将面料到成衣都包揽在自己的产业链内。 但上述华芳纺织高管坦承,大型纺织企业的优势在于“数量大、品种全”,短期内不太可能改变以量为主的盈利方式,“不可能和规模比较小的企业一样马上调头,还是要结合自身优势和市场终端进行适度的调整。” 国泰君安分析师李佳嘉认为,随着人力成本上升,我国纺织产能会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但产业转移造就产业升级而非行业的消亡。 “纺织业将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加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应对成本上升,产品的设计、营销和高端产品的生产仍将留在国内。从企业来看,产业转移会促使纺织企业向专业化、多元化方向转变,定位于某个细分市场或者多产品形成协同效应。” 汪前进也表示,纺织业已经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分化,随着棉花政策的改变和企业自身不同的发展方式,“注重转型升级的优势企业会越来越好,行业的两极化趋势也会更加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