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GDP增长冠军:天津靠政策取代内蒙古靠资源 时间:2013-10-3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前三季度各地经济数据基本上已经公布,天津以12.6%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在全国31个省份中位列第一。如果四季度不出意外,天津将继续领跑全国。 十年来,全国增长冠军从以资源开发连续八年独领风骚的内蒙古,到由政策倾斜而快速领跑的天津,中国地方GDP增长冠军十年轨迹显示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向,天津能领跑多久,未来的冠军又将是谁? 资源开发引领速度 从2010年以来,天津已连续三年保持全国GDP增速第一。2010年~2012年,天津分别增长了17.4%、16.5%和 13.8%。 而在再早之前,内蒙古曾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2002年~2009年,内蒙古GDP增速分别为13.2%、17.9%、20.5%、21.6%、18%、19%、17.2%和16.9%。 内蒙古连续保持多年高速增长的原因在于,一是基数相对较低,内蒙古在连续保持第一的八年之后GDP才在2010年突破万亿元。二是拥有丰富的煤炭等矿产资源,上一轮经济扩张对这些资源需求旺盛,价格持续高涨。三是由资源暴富带来房地产等投资的兴起,比如“空城”鄂尔多斯。 不过,虽然内蒙古和天津在这11年轮流把持全国第一的位置,但是第二、第三位却在不断变化。一个总体现象就是,2008年之前,第二、三位大多是东部地区,2008年之后主要是西部地区,显示整体格局出现变化。 2003年,天津和浙江分别以增长14.5%和14%位居亚季军。根据陕西省统计局当年的分析,当年东部地区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增长速度为12.8%,西部地区得益于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经济活力进一步加强,增速为11.2%,中部地区增长速度为10.3%。 这引导着此后几年的趋势。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效应显现,外向程度高的东部沿海地区持续发力,并引领经济开始新一轮扩张。2004年,天津和山东分别以15.7%和15.3%位列第二和第三;2005年,山东以15.2%位居第二,江苏和天津以14.5%位居第三,2006年,吉林和江苏以15%和14.9%分列二、三位。 这一时期,东部沿海地区整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除了外向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拉动之外,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加速,这表现在城镇化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以及房地产投资等带来巨大投资。 因此,虽然2007年全国第二和第三位由吉林(16.1%)和重庆(15.6%)占据,但是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在经济总量上居前,速度也领先,以2007年为例,这些省份都以高于14%的速度增长。 政策倾斜创造奇迹 不过,这一趋势被国际金融危机打断。2008年,东部沿海地区的外向经济受到很大冲击,经济增速迅速下滑,并拖累整个中国经济。经济进入下跌周期,对资源产品的需求迅速减少,虽然内蒙古在2008、2009年能够在4万亿投资时保持高增长,但是此后,煤炭等价格大幅下跌,经济增速迅速下降。 而天津从2005年以来得到中央政府的政策倾斜。国家对天津有了更高的规划定位,并设立天津滨海新区,将其作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一系列政策倾斜形成政策洼地和投资热土。 2008年,天津以16.5%位居第二,2009年,天津继续以16.5%保持第二。在连续蛰伏多年之后,天津到2010年终于登上增长冠军的宝座,并开始了与深圳和苏州、广州等城市的竞争。 而在天津保持第一的情况下,重庆成为了一匹黑马。2010年,重庆以17.1%居第二,2011年,天津和重庆以16.5%并列第一,2012年重庆以13.6%位居第二。 重庆的发展与天津有着相似的政策因素影响。2007年以后,重庆先后争取到多项重大政策支持,比如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的设立,这些政策使得重庆在中西部地区形成虹吸效应。同时,重庆又紧紧抓住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产业转移,实现高速发展。 不仅如此,金融危机期间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多向中西部倾斜,则带动了中西部地区投资的快速增长;此外,国家还先后出台对广西、云南和贵州的支持意见,在兰州设立第四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这些政策都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的整体快速增长。 这也反映在增速榜单中。2008年,陕西以15.6%居第三,中部的湖北和湖南也分别增长了13.4%和12.8%。2009年,四川以14.5%位列第三,其中灾后重建的影响巨大,而湖北、湖南、陕西、广西、江西都是以13%的速度增长,显示出中西部地区的强势增长。 2010年,青海以15.3%居第二,当年青海玉树地震带来大力度灾后重建,四川也增长了15.1%。2011年,内蒙古、四川和贵州以15%位居第二。2012年重庆和贵州以13.6%位居第二,云南和甘肃以13%位居第三,增速前十位除天津和吉林以及中部的安徽外,其余都是西部省份。 其间海南的个案更显示政策的效应。2010年,海南以15.8%的增速位居第二。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当年“炙手可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