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农产品对天气条件敏感度提升 时间:2019-05-07 来源:农产品期货网 5月7日报道:今年5月6日为传统节气中的立夏节气,随着气温上升,夏季的到来,农产品资产对天气的敏感度也开始提升。 据多地媒体报道,今年厄尔尼诺气象特征较为明显。随着市场对厄尔尼诺关注度的上升,大豆、玉米、棕榈油等期货品种价格对天气波动的敏感度也将随之提升。 对研究员来说,研究“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两个气象状况对农产品市场影响,一般要看其强度和持续周期,一般意义上用气象模型跟踪,并会结合具体地区土地的墒情。 就厄尔尼诺现象来说,其来临通常会导致气温升高,同时还将带来极端恶劣天气,如干旱、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在厄尔尼诺年,加拿大中部、西部以及美国西部、北部以暖冬为主。而巴西和阿根廷通常会出现较多雨水,澳大利亚、印度和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附近可能会出现干旱,我国则可能出现北旱南涝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厄尔尼诺现象在3-6月形成,在12月至次年4月达到强度高点,在次年5-7月开始逐渐减弱。一般情况下,厄尔尼诺现象大概率会带来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地区大豆产量增加。 从农产品角度来看,较容易受天气因素影响的品种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产区相对集中、整体产量相对较少;二是种植周期明显且对气候条件要求较高;三是受市场资金青睐。就国内农产品期货而言,上述特征较为明显的品种主要有苹果、棉花、白糖,其次为橡胶,但这一品种主产区不在国内,较长的收获期也有助于平抑价格波动。另外,如大豆、玉米、棕榈油等品种,由于主产区主要在国外,产业链复杂,对国内市场影响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对粮食安全的重视下,国内小麦和稻谷库存整体较多,自给率很高,国内市场对这两个品种的定价权较强。这意味着小麦和早籼稻即使出现天气炒作也不可持续。例如,2010年夏季,在极端高温天气因素影响下,各农产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国际小麦期货价格在一个月内涨幅就达50%,国内郑商所小麦期货全年涨幅仅为17%。不过,在小麦上涨行情带动之下,其他粮食作物如大豆、玉米和油脂等农产品价格也纷纷创下年内新高。 此外,在极端天气炒作出现的年度,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可能会带来输入型通胀。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和石油进口国,粮食及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来说意味着被动接受含有金融泡沫的商品,进而形成价格的正向循环。 在警惕天气炒作带来价格波动的同时,近年来市场对天气衍生品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从天气期货对风险的规避作用来看,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在于,根据天气预测和极端天气事件的把握,提前转移由于天气变化造成的风险,提升对天气敏感的行业如农业气象的风险管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