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变暖的持续,不但海平面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局部地区气候的干暖化也正在很多地方肆虐地发展。今年以来,美国西部就出现了一场极为严重的“大干旱”,原本随着冰雪消融水位上升的水库和湖泊,如今大部分的蓄水量仅为往年的一半。据有关机构监测,美国西部67%以上的地区,正在上演“严重”或者“极端严重”级别的干旱,一些人们依赖性极强的饮用水源地,水位也达到了最低的临界点,从而面临着不知什么时候能够缓解的水资源短缺危机。
美国西部干旱能有多严重?
干旱从产生的原因上分类,可以划分为这么几类:一种是气象干旱,即与长期平均水平相比,降雨量或降雪量的明显减少所引起。第二种是水文干旱,即因地表径流的减少,使山区积雪以及地下蓄水层的含水量明显减少。第三种是生态干旱,即从植物、动物以及土壤方面来看,所需要的水源明显匮乏。美国西部今年出现的干旱,无论从以上哪种标准去衡量,其水资源都处于极度的匮乏状态,包括加利福尼亚州在内的很多西部地区,其干旱指数,都只有往年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据美国干旱监测机构研究分析,将今年美国全境地面干旱指数,从轻到重划分(最轻的为“无”、最重的为“极端严重”)为5类,那么,截至4月底,美国西部21%的区域处于最重的“极端严重”级别以及第二重的“严重”级别,这两类干旱类型所占的区域面积,是20多年来平均监测到的3倍以上。据历史数据显示,美国西部干旱时常发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1200年来共发生过35次大旱,而今年所发生的干旱强度,仅略逊于16世纪的那次,因此成为500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大干旱。
从去年就初现端倪的“大干旱”,如今干旱的程度正在愈演愈烈,降水的减少、干旱的持续成为一对“恶性循环”因子,在彼此推波助澜。加利福尼亚的高山积雪,今年的雪量也只有往年的60%左右,到现在已经绝大部分融化蒸发了,土壤和河流并未因积雪融化而获得水量的补给,土地干裂、河流断流、湖泊和地下水的水位都出现明显下降,美国西部5700万人口正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美国西部大干旱产生的原因
之所以美国西部今年产生大旱现象,主要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大的方面。
从自然因素来看,科学家们认为,从去年秋天开始迅速发展的拉尼娜现象是主要的驱动因素。在拉尼娜现象中,热带太平洋东部的表层海水相对较冷,从而改变了上空高能云的位置,原本在温暖海面上方形成的高能云,现在的生成位置进一步向西移动,从而反过来影响了海陆间天气系统的发展进程。大规模气流的波动方向和模式,使蕴含水汽含量丰富的风暴系统更倾向于向北转动,从而影响美国的西北和加拿大。
而从人为因素来看,则主要体现在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一方面,温度高的空气,要比低温空气吸收水分的能力要强。据统计,美国西部地区100年来平均气温上升了1.6摄氏度,进入新世纪后平均上升速度要更为明显。气温的上升,使得大气层更容易从湖泊、河流、湿地、植被和土壤中吸收水分,当这些被吸引的水分没有完全补给到当地,那么就会引发持续性的、逐渐性的干旱。特别是当土壤的含水量变少后,其比热容变小,地面更容易升温,蒸发量会越来越大,直到土壤变得非常干旱。
人为因素影响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人类活动对自然水文系统的重塑,比如过度放牧、开垦土地、过度种植农作物、修建堤坝、开采矿藏等等,从而彻底改变了干旱基线条件,水源涵养能力持续降低,当下降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很难再恢复为正常的状态。
所以,归根结底,是全球变暖大背景下的气候环境变化,使得美国西部地区的干旱“基线”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使其自然环境更容易陷入干旱的境地。
美国西部水资源短缺将引发系列连锁反应
从西部地区本身来说,目前沿着克拉马斯河盆地的加利福尼亚、俄勒冈州边界,很多州的水资源储备已经非常少,很多农民只能获得平常用水总量的8%左右。供养着近4000万人口的科罗拉河,其源头区的高山积雪提前融化并蒸发,地表水量也在处于“挣扎”的状态,径流量甚至减少到原来的一半以下。
胡佛大坝上的巨型蓄水池-密德湖水库,蓄水量只有2000年的39%,在现有水位条件下,一旦再下降1.2米,那么将触发美国的重大节水计划,位于河流下游的各州,比如亚利桑那州和内华达州,其水资源调配额将会被极大削减,届时这些地区的居民,也将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不幸的是,据科学家估算,密德湖水库的水位不但会在将来降低到临界点以下,而且到达这个临界点的时间还很近,估计在6月份中旬前后。
另外,随着美国西部干旱的持续加重,火灾也变得更易发生。近年来,美国西部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破坏力巨大的火灾,有一个重要的起因就是因为极端干燥的自然环境。科学家们前不久,在加州对一种常见易燃的灌木开展“湿度”测量,发现已经达到了同期根本没有出现过的干燥程度,表明美国西部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发生严重的火灾。
对于美国来说,解决目前西部地区的持续大旱,并且极有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水资源短缺、火灾等问题,乃是当务之急、迫在眉睫,然而,在如此宏大的自然面前,人类破坏它倒是容易,要想扭转不利局面,可没有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