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国内玉米市场量价背离,运输何时打通“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0-02-17 来源:中国汇易网 2020年第7周,国内玉米市场在暴涨之后逐步趋于冷静。当然,这与政府的及时拍卖对粮食物流的大力支持,下游企业部分停产以及中储粮及时投放近300万吨政策性玉米(给南方饲料企业)有密切关联。诚然,由于我国“新冠”疫情影响,多地县级城市间的物流尚未打通,不利于开春以后北方玉米主产区新粮上市,但国内玉米市场“量价背离”现象已现,和疫情类似,大拐点已现,风控应永远放在第一位。
——价格趋势:北方港口玉米“量价背离”,供应最紧迫时期已过
2020年第7周(2月8日-2月14日)随着全国大部分地区“复工”,持续了一个多月的玉米价格涨势告一段落。我国北方锦州集港1850-1890元/吨,理论平舱1900-1940元/吨,较周中高位回调10-30元/吨,较前一周回调10-20元/吨;广东港口散船和集装箱玉米触及2100元/吨高位后回落,分别降至2050元/吨和2070元/吨,回调幅度达到50元/吨和30元/吨,但依旧高于春节前水平。我国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纷纷延迟收购,华北部分深加工企业甚至出现停工,已抵抗现阶段玉米供应短缺的现状。关内饲料企业在中储粮政策性玉米投放后,局地供应得以缓解,整体价格涨势有所放缓,可见年后玉米供应最紧迫时期已过。
——市场特征一:物流缓和的指标——北方港口玉米集港稳步恢复
在我国政府连续发文以及各地陆续复工的背景下,上周国内玉米市场物流有所缓和,特别是北方港口的集港情况缓慢复苏。参见下图(仅限汽运)。当然,不少业内人士反馈,由于我国东北玉米运抵港口可以依靠铁路,南北玉米运输则可依靠水路,故省级间的公路障碍对于玉米运费的影响远不及豆粕港口集中度。至于短途汽运方面,多地表示由于缺少人手和区域间严查疫情的因素,物流成本普遍上涨50%甚至100%,对于玉米运输成本相应提高50-80元/吨不等。
以广西地区为例,节后当地港口至工厂每车汽运费已经由1500元-1600元上涨至最高3500元,上周小幅降至2500元-2700元,但仍比年前高出5~6成,相当于每吨玉米到货成本增加20-30元/吨,且请车依旧不易。
——市场特征二:部分深加工企业继续停产保原料供应,盈利水平有所上升
延续前一周情况,当前深加工企业“缺粮”窘境犹存,特别是山东淀粉企业面临缺粮和亏损的双重困境,导致开工率明显下降。据JCI理论估算,以我国玉米深加工产品报价估算,近一周吉林企业每生产一吨玉米淀粉理论盈利80元,山东企业每生产一吨玉米淀粉理论亏损36元,黑龙江西部每生产一吨玉米酒精理论盈利56元。
业内人士透露,除了生产医用酒精企业外,上周国内淀粉行业开工率较进一步下滑近一成,其中,山东、河北、安徽和黑龙江地区最为明显。估算近一周国内玉米淀粉行业开机率维持40%,玉米酒精行业开机率64%。
——市场特征三:中储粮政策性粮拍卖成为南方饲料企业的“救命稻草”
为就近就便解决因运输等原因造成的湖北等部分南方饲料企业原料紧张问题,2月7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办玉米专场网上交易会,面向东北三省一区以外的饲料加工企业,公开竞价挂牌销售296万吨政策性玉米。2月7日~11日连续5日的中储粮政策性玉米拍卖中,投放296万吨玉米,最终累计成交131.9963万吨,总成交率44.63%。除了第一日成交溢价近100元/吨以外,后期基本以低价成交居多,各地缺粮情况有所缓解。分省来看,福建、山东、河北、广东和广西分列前五位,累计投放量达到10万吨以上,湖北省累计成交7.3万吨。参见下图(单位:吨)
总之,我国上周“新冠”疫情似有利空出尽的迹象,国内玉米一味冲高的势头也得到了遏制,前期我们建议大家面对价格急涨应谨慎得到了印证。当然,目前国内各地物流紧张的形势并未彻底缓解,主要集中在汽运和县与县之间的“最后一公里”上。一些行业人士表示,何时打通最后一公里,不仅与政策文件有关,也与“新冠”疫情的发展息息相关,希望“疫情”尽快结束(虽然恢复的过程可能坎坷,但大拐点已现),不要对我们的经济打击太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