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从田间地头到国际T台:玉米皮编出“金”手袋 时间:2020-01-15 来源:新华社新媒体 山东青岛平度市龙湾姜家村,室外温度已至零下。67岁的姜素叶和七八个村民围坐在自家客厅里,一边拉着家常,一边编着草编,身后的绿植上挂着红红的“福”字中国结。
此时正值中国农历春节临近,是草编订单的旺季,农闲时节的村民却一点儿也“闲”不下来。“我每天工作8个小时,平均一天能够编出一个手袋,原料是玉米皮、小麦秆。”姜素叶说,她没有想到,凭借这门世代相传的手艺,自己每月能有一两千元钱的收入;她更没有想到,传统草编工艺可以走出国门,获得国际时尚品牌青睐。
为了满足国际订单的严格要求,姜素叶在自家后院开辟了一小片地,专门用来种植小麦和玉米。她告诉记者:“所有原料都要精挑细选。玉米皮只能选择中间一层,不能太嫩也不能太老;小麦要长到两米多高,麦秸秆细长有光泽。”
玉米皮、麦秸秆……这些最为常见的田间地头废弃物,如今成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目前,龙湾姜家村中有近一半的村民从事草编行业。在近400年的传承发展中,他们不断摸索,创新出粽子扣、梅花扣、小浪花等繁复的草编样式。
龙湾姜家村所属的新河镇,位于胶东半岛渤海湾畔,是远近闻名的“中国草编之乡”。全镇有从事草编工艺品的企业90多家,103个村庄中有80多个村庄建立了草编加工点,从业人员2万余人,2018年产值达24亿元。
青岛玉凤祥工艺品有限公司地处新河镇,紧邻206国道。在加工车间里,七八台缝纫机正在紧张作业,一旁是高高摞起的草编手袋。
“最近几个月,我们月均订单量有10多万件。一些美国、法国品牌的订单要赶在春节前完成。”公司业务经理李秋菊说,春夏设计、秋冬出货,随着交货期限临近,她比平时更加忙碌。
“除了车间里这六七十个工人外,我们的订单大多被分配到村里的草编加工点,由闲散劳动力生产加工。在农闲时节,工人数量能达到上万人。”公司总经理王建明说,公司去年产值约2500万元,其中90%的订单依靠社会加工。
在206国道南北两侧,这种年产值超千万元的草编企业至少有10家。行走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厂子里,如同走进了世界工厂:经过接单、打样、设计、编织,朴素高雅的草编制品从胶东农村远销欧美、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爱马仕等国际知名品牌的青睐,编包、草帽甚至登上了国际时装周的舞台。
与平度市相隔800多公里的浙江省杭州市,40岁的赵金利也在为草编订单的验货、出货做准备。赵金利就职于英国一家设计公司中国分公司,长期为国际中高端女装品牌提供定制设计、验厂验货等服务。这些五颜六色、图案各异的草编制品,远销日本、法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
“我们选择中方工厂时有两个理念:环保、手工。新河草编历史悠久、技艺成熟,工人们可以按照要求编织出不同图案,这是其他地方做不到的。”赵金利说,公司与新河镇的草编企业已经合作了四五年,每年订单金额达五六百万元。
近年来,尽管新河镇草编产业越来越红火,但同时也面临着传承困境:目前,新河草编部分技艺已经失传,一些草编艺人年龄偏大、传承人群青黄不接。当地政府希望通过保护传承人、挖掘历史资料、打造编艺小镇、扶持相关企业等措施,切实传承与发展草编工艺。
2018年10月,新河镇政府注册自主品牌“指尖大象”,计划在两到三年内打造中国草编产品的中高端品牌。“‘指尖大象’的创意源自《道德经》,寓意大气象、大图景、大生态,我们希望能够将草编这个传统产业打造成时尚产业。”新河镇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江洵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