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 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交易所公告
玉米

一穗黏玉米甜了一村人

时间:2020-01-07 来源:粮油市场报

  清早,在江苏南京工作的周媛吃了一穗刚刚煮好的黏玉米,香甜软糯的黏玉米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几分暖意。这黏玉米是周媛从微信上下单买来的,产自“杜蒙”———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决胜脱贫攻坚,要从根本上解决困难群众增收困难,紧抓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近年来,不少贫困地区把发展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一些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一方水土“富养”一方人的脱贫新图景展现于天南海北。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地处科尔沁沙地边缘,素有“西北风口”之称。20世纪末,因生态遭受破坏,一些产业难以为继,被评定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017年5月,在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的慕海军,来到一心乡前进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他走访了解到,村里家家户户都以种玉米为生,没有特色产业,增收缺抓手。


  慕海军和工作队队员到山东、黑龙江多地考察,发现鲜食玉米的种植难度不大,并且市场前景好,便和村干部商量,鼓励村民把普通品种变成黏玉米,并成立大庆市壹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鲜食玉米生产线。


  去年8月,玉米迎来成熟期。每天凌晨,村民们早早来到田里掰玉米,很快,这些玉米准时进入厂房,切头去尾、快速冲洗、真空包装、高温杀菌……一天能加工两三万穗。


  67岁的村民王殿华、韩亚玲老两口成了公司的雇工,负责把鲜食玉米装箱。“以前冬天没农活,大伙儿‘猫冬’,没想到现在挣上了工资。”王殿华说,一天收入有100多元。


  几年前,杨双的老伴儿因肺心病花了不少钱。2019年,杨双在房前屋后的3亩多土地上种了黏玉米,一共收了9000穗,公司以1穗0.5元的价格回收。


  “以前种普通品种,一亩地能产1000斤,按1斤7毛钱算,1年才有2000块钱。”杨双看到了真真切切的受益,也享受了脱贫的喜悦。如今,30万穗黏玉米成了前进村的一张名片,正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带动全村15户贫困户人均增收1500元。


  新年伊始,慕海军盘算着邀请一些农业专家前来指导,发展“花糯”“黑糯”等新品种,并逐渐向绿色种植转型,把更多优质农产品送往百姓餐桌。

版权所有:哈尔滨谷物交易所 黑ICP备11006394号-1
哈尔滨谷物交易所客户信息交流群:90760821 1914658765
公司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三路800号2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