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 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交易所公告
玉米

淀粉期价创一年半新低,国内玉米“抗跌”缘何时机未到

时间:2019-12-23 来源:中国汇易网

  全球聚焦的中美贸易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后,国内玉米现货市场表现“相对抗跌”,多地粮价窄幅波动;年内首度玉米定向邀标也未构成实质性利空影响。具体来看,与北方雨雪天气、公路运输查超以及年前南方企业备货高峰等因素有关。与之相比,12月19日,DCE淀粉主连期价报收于2168元/吨,创下近一年半新低,充分体现了业内对于中期玉米及其相关产品市场的“悲观预期”,或许成为当前中美贸易关系对谷物市场影响的最佳“注脚”。


  —价格趋势:玉米市场观望情绪弥漫, 南方销区缓跌释放利空


  2019年第51周(12月15日-12月21日)我国北方锦州集港1805-1815元/吨,理论平舱1855-1865元/吨,上限周比降价5元/吨;华北粮价涨跌互现,广东港口散船玉米周比下跌30元/吨至1950元/吨,集装箱玉米价格同样走低,但年前超过5成为预售。参见下图。

  

  数据来源:JCI数据中心


  —市场特征一:“客观因素”超越“主观因素”成为年前阻扰卖粮因素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2537万吨,同比减少566万吨。分区域来看,备受关注的地趴粮比重最高的黑龙江克服不利天气影响,卖粮最为积极,尤其是东部地区,部分业内人士反馈目前哈尔滨周边玉米销售进度已超过去年同期;当然,我国东北农户惜售心理改善后,一些“客观条件”(包括雨雪天气,严查超载导致公路运费上升)成为阻碍春节前东北玉米大量外运的因素,同时粮商心态谨慎导致局地无人收粮也令农户卖粮无门。


  

  数据来源:JCI数据中心


  —市场特征二:以玉米淀粉为首,深加工行业初感寒意


  除了贸易粮呈现下滑趋势以外(参见下图东北玉米外运量情况),期货市场方面,连盘玉米淀粉期价创下一年半新低,12月19日,淀粉期货2001合约跌1.28%,报2168元/吨,创2018年6月11日以来新低;淀粉期货主力合约2005跌0.75%,报2236元/吨,是2019年2月27日以来新低。国内玉米深加工行业初步感受到市场对于未来淀粉行情的“悲观预期”。

  

  数据来源:JCI数据中心


  虽然,中美贸易谈判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以来,中国尚未有实质性进口冲击国内市场,且从业内猜测进口农产品名单中也没有“玉米淀粉”的踪影(只有燃料乙醇和DDGS),但一旦中国开始大量进口美国廉价谷物及其副产品,对于国内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冲击将是实实在在的。


  JCI跟踪监测, 第51周国内玉米酒精价格局部上升,淀粉价格部分小跌,玉米蛋白粉、纤维、DDGS基本持稳,胚芽粕价格小幅下调,总体看深加工企业生产收益略有缩窄。以深加工产品报价估算,近一周吉林企业每生产一吨玉米淀粉理论盈利180元,山东企业每生产一吨玉米淀粉理论亏损35元,黑龙江西部每生产一吨玉米酒精理论盈利144元。


  —市场特征三:猜猜猜!中美贸易谈判达成阶段协议后进口量几何?


  随着中美达成第一阶段,全球机构猜测中国能否完成每年400亿美元农产品的采购目标。Informa公司称,在最好的情况下,中国每年可能采购33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其中包括240亿美元大豆、20亿美元猪肉、20亿美元玉米、10亿美元玉米酒糟粕,10亿美元乙醇。此外,小麦、牛肉和棉花的进口金额可能达到30亿美元。与之相比,我们(JCI)乐观地认为完成400亿美元目标没有问题。除了每年进口约187亿美元大豆,我们还能购买70亿美元的其他谷物和相关副产品,超过20亿美元的家禽和鸡爪,甚至是美国的坚果(中国需求市场相当庞大)。


  综上所述,由于中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时间节点的“特殊性”,当前国内玉米市场并未因此“利空”出现大幅下滑,南方销区市场更是在春节备货期以及严查超载、运力紧张等综合影响下表现抗跌。然而,“该来的总会来”,连盘淀粉期货一举创下一年半新低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当然,今冬明春优质玉米建仓的时机依旧在,让我们密切跟踪国内外玉米价差变化,耐心等待。

版权所有:哈尔滨谷物交易所 黑ICP备11006394号-1
哈尔滨谷物交易所客户信息交流群:90760821 1914658765
公司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三路800号2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