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 |
数据观察:关内外玉米集港量齐下降,现货市场要提前过年? 时间:2019-12-19 来源:中国汇易网 中美贸易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之后,此前我们担忧的利空释放后,玉米期现货市场暂无出现大跌。不过,另一组数据告诉我们,当下乃至年后的玉米现货市场不容乐观:集港量。诚然,目前东北、山东等地贸易量下降部分与天气、运输成本提高有关,但真正影响业内心态的恐怕还是对后市价格的不利预期。毕竟,即便按照上涨后的乌克兰玉米进口完税成本1750元/吨计算,吉林玉米价格只有降至1500-1550元/吨才更加具有竞争力,而目前吉林玉米收购价格仍在1600元/吨左右。
※ 东北港口玉米集港量有所下降,都是天气惹的祸?
据JCI跟踪统计,本周开始,我国北方主要港口玉米集港量持续下降。其中,锦州港内汽运和火车运输量均下降至1万吨以下,日集港量由上周2-3万吨下降至1-2万吨;鲅鱼圈汽运日集港量最低仅2600吨,火车集港量快速从上周1万吨下降至3000-4000吨,日集港总量从上周1-2万吨下降至1万吨以下。参见下图。
![]()
虽然,部分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北方玉米集港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是运输(近期,东北已成雪国,不利于玉米外运;货车查超更是令东北玉米外运雪上加霜),但这是否是真实的原因,我们恐怕只有等到雪过天晴才能验证。JCI认为,中美贸易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后,现货贸易商大多表现谨慎,导致东北农户惜售心理不再,但粮源仍无法批量流向市场有关。
※ 华北玉米到货量趋于减少,价格逐步止跌
事实上,与东北类似由于雨雪天气席卷北方,山东地区汽运玉米到货量也明显下降,日货车到货一度降至100台。得益于此,近期山东地区玉米收购价格集中在1900-2000元/吨,有止跌的趋势。
![]()
除此以外,也有业内人士反馈,临近春节以及严查超载,山东地区玉米实际到货量也受到影响,且其查超力度可能甚于东北。以下是12月16日以来全国大范围启动公路查超对货车装运数量的标准。通过左图可见,目前玉米运输货车允许的装载量一般在43-46吨,极值48.3吨,而过去通常情况下每车玉米数量在60-70吨。据悉,受此影响,山东区域短途运输(烟台-文登)运费已由42元/吨上涨60元/吨,涨幅高达42%。此外,年前船运费继续不同程度走强。
![]() 总之,临近春节物流高峰,我国北方雨雪天气确实给东北玉米外运和各地玉米运输造成不利影响。气象预报显示,未来11-20天(12月28日-2020年1月6日)新疆西北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累计降水量有2~10毫米。上述我国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恐继续不利于运输。然而,中美贸易战暂缓后,弥漫在业内人士心中的雨雪并未停止,年前心态普遍谨慎也是不争的事实,况且据汇易最新资讯研究之结论:目前中美贸易第一阶段协定仅仅是缓解了两年来紧张之局势,更大的考验也许还在后面,我们应该有着充分地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