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 |
山东肥城:秋收玉米低产出负收益 时间:2019-12-18 来源:山东生活网 受干旱影响,山东省肥城市今年秋收玉米产量有所减少,种粮大户不赢反亏。在深入了解我市秋收玉米生产、销售的具体情况时,发现秋收玉米出现低产出负收益、规模化生产处于亏损状态等特点。
基本情况:低产出负收益
种植面积“总体减、局部稳”。受今年气候干旱影响,我市玉米亩产约450公斤,相比去年亩产600公斤,每亩减少150公斤,涨幅达25%。
收购价“高开高走”。问卷调查的3家粮食企业玉米开秤均价为0.92元/斤,较上年开秤均价0.92元/斤持平。今年9月份以来,玉米收购价开始上涨,11月25日,粮食局统计数据显示,玉米(黄马齿中二等)收购价0.95元/斤,与去年同期收购价0.91元/斤相比,每斤上涨0.04元,上涨幅度为4.4%。
从收购价上涨走势分析。受今年下半年我国开始出现的“猪荒”影响,生猪价格节节升高,鸡蛋价格也水涨船高,不少生猪、蛋雏鸡养殖户趁机扩大补、存栏量,对玉米的需求有所增加。
种粮收益减少。从调查情况看,我市每亩玉米生产成本(不包括土地成本)约为629.2元,较去年586.4元下降7.30%。其中,农药、化肥、灌溉费用略有上涨,其他与上年基本持平。按照平均亩产900斤、已出售均价0.89元匡算,今年秋收玉米亩产值为801元,亩纯收入约为-128.2元(含土地成本)。无论种粮大户还是种粮散户均表示,虽然今年玉米价格有所上涨,但是近几年粮价仍然整体偏低,持续下去,恐将影响种植农户种粮食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种粮大户:规模化生产处于亏损状态
通过对种粮大户的调查发现,规模化种植效益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一方面在于农产品价格偏低、生产资料价格偏高等亏差问题,另一方面在于通过土地流转形成的种粮大户需要雇工和土地成本,运营成本较散户高,近几年秋收玉米价格较低,达不到预期效益,有些种粮大户有“退租”的想法。
通过在与中大户的座谈中了解到,目前针对规模化种植,政府虽然在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方面有优惠政策,为种植大户解决了资金流转问题,但是政府没有直接补贴,这也是种植大户亏损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