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 |
中美谈判再起波澜,东北玉米市场要止跌? 时间:2019-12-05 来源:中国汇易网 昨日,我国东北玉米主产区收购价格延续弱势,但个别深加工企业(吉林乙醇)收购价格小幅上调10元/吨,更值得关注的是,吉林部分深加工企业门前的玉米到货量出现萎缩,有业内人士透露此现象源于部分种粮大户开始惜售。与此同时,中美贸易谈判再度陷入“僵持”,12月15日两国是否会再度升级关税大战成为当下业内关注的焦点。毕竟,此前对于美国谷物大批量进口的预期可能就此破灭,东北农民在与买卖双方博弈中也将重新拥有不卖粮的底气。但世事总是难料的,变化才是唯一不变的。
※东北农户玉米销售进度同比偏慢,黑龙江外销节奏高于其他省份
进入第49周,我国东北大部分地区玉米价格延续跌势,参见下表(单位:元/吨)。其中,黑龙江富锦象屿三等玉米14.5%水分挂牌价维持在1600元/吨附近,但新增酒精粮挂牌价仅1480元/吨,(容重660以内,霉变5%以内),充分反映出今年部分地区黑龙江玉米品质偏差,不宜存的特点。
![]()
与之比邻的吉林农户卖粮又是另一番景象。诚然,目前东北产区至港口粮价持续倒挂,玉米外销不利,但周三开始吉林部分深加工企业门前到货车辆开始减少,部分农户流露出年后卖粮的意愿,包括一些种粮大户。另悉,目前吉林部分与黑龙江接壤地区的货源部分来自黑龙江,值得进一步关注。
※部分饲企玉米库存再度降至“安全水平”,南北港口库存偏低
作为多空博弈的另一方,目前除东北部分深加工企业开始低位建立库存以外,关内深加工和饲料企业大多尚未开始年前备货,除距离北方产区较远的西南饲料企业库存量超过1个月以外,东北、华北不少产区饲料企业12月玉米库存维持在“安全库存水平”。
据悉11月初全国猪价高位回落,肉鸡价格应声下跌,养殖陷入亏损,导致11月部分地区肉禽料销量环比下降2-3成,影响饲料企业的预期。除此以外,因今年产区至销区粮价长期倒挂,南北港口玉米库存不仅处于季节性低位,同比也明显处于低位。参见下图。
![]() ![]() ![]()
虽然,上周中国前期购买的美国高粱装船(2船),预计春节前抵港,业内消息12月底广东港口约有近30万吨进口玉米到货,但整体来看,一旦国内玉米价格提前触底,下游可“缓冲”的空间并不大。
综上所述,在当前国内玉米市场卖买双方博弈阶段,中美贸易谈判结果的定调将很有可能决定国内粮价的底部区间水平,特别是在第一阶段协议达成时间一再拖延,12月15日双方关税大战又将拉开序幕的情况下,我们除了拭目以待更应该做好相应风控手段(尝试用小成本期权进行保护),否则年关也不好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