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 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交易所公告
玉米

张掖玉米制种的忧与思

时间:2019-09-05 来源:农财网种业宝典

  月中旬,农财宝典记者联合特约撰稿人杨大海在张掖开展玉米制种调研,深入了解张掖玉米制种全貌,解码张掖制种模式。今天刊发调研第三篇,剖析张掖玉米制种“忧”以及解决之道。

  


  谈起玉米制种基地,张掖是排在第一位的。第一大制种面积,第一大种子生产量,“张掖玉米种子”是国内唯一的农作物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解决问题的智慧。肯定张掖玉米制种地位和制种模式取得佳绩,我们也必须要用挑剔的眼光,犀利地看到遏制制种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从成绩中寻忧,在发展中深思。正视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准前进的方向。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张掖制种产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喜:内外合力促进产业发展


  巨轮扬帆远航,方向至为关键。2013年7月,张掖市被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这是张掖玉米制种的定位,也是发展方向,寄托了国家对张掖肩负全国供种安全重任的期盼。当然,张掖也不负众望,坚决地承担了这份责任,并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翻阅一份份顶层设计的文件,张掖打造成以杂交玉米种子为核心的国家级农作物种子优势繁育基地的雄心壮志清晰可见。


  201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意见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以张掖、武威、酒泉、金昌市为主,沿黄灌区和陇东、陇南为补充,建设标准化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100万亩以上,年产种量稳定在5亿公斤以上。


  2014年,《甘肃省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提出,建成国家级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杂交玉米种子示范基地100万亩以上,玉米种子生产平均亩产达500公斤以上。


  2015年,《张掖市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下称《张掖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相对集中、长期稳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优势种子生产基地120万亩,年产各类农作物种子7亿公斤,产值达60亿元以上。以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为主,建设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优势繁育基地100万亩,年产种量稳定在4.5亿公斤以上,占全国大田年用种量的40%以上。

  


  有了政策支持,这些目标正在一系列实践中实现。质量标准越来越高。张掖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以提高玉米种子质量水平和知名度为目标,制定发布了《张掖玉米杂交种子地方质量标准》《张掖玉米杂交种质量规范》等生产技术和质量标准,将种子芽率提高到95%以上,纯度到97%以上,两项指标均超越全球质量标准。


  市场监管越来越严。《张掖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管理办法(试行)》(俗称“张八条”)等一些列市场监管措施严厉打击张掖制种乱象,种业市场日益规范。

  


  制种基础设施越来越好。2015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国家玉米制种基地(甘肃)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期3年,张掖市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列入项目实施范围,下达建设资金4.2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2.5亿元,地方配套及自筹1.76亿元。项目实施严格按照“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信息化”标准进行建设。


  “张掖玉米种子”品牌效应越来越强。2011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了“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国内唯一的农作物种子商标,给张掖玉米杂交种贴上了“金字招牌”。同时制定了《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推动企业开展玉米种子贴标销售。2016年,张掖玉米种子又被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商务厅等6家单位授予“绚丽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100张名片”最具影响力甘肃特产称号。 建设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张掖一直在努力。


  忧:面临劳动力短缺、市场风险等问题


  农财宝典记者在张掖调研时了解到,劳动力短缺、市场风险、长期连作耕地质量逐年下降等是张掖玉米制种产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尚未完成现代化的中国农业遭遇了过早的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谁来种地将是中国农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张掖,玉米制种田间生产尚未实现机械化,劳动力短缺尤为突出。

  


  50多岁的程丽萍是张掖市甘州区小满镇的制种户,从事玉米制种20多年了,制种规模4亩,一年一亩地可以赚800~900元。这四亩地基本靠她一人管理,收获时她才请人帮忙,工钱近200元/人。


  程丽萍是张掖数万制种户中的一员。老人、妇女是张掖玉米制种大军的主要劳动群体,年轻人从事制种的很少。由于机械化水平低,用工矛盾非常突出,特别是在去雄和收获高峰期时,劳动力更是一工难求。


  “年轻劳动力短缺使制种压力越来越大。”十分了解张掖制种产业发展的行业资深人士张鸿说,“农村劳动力不足,制种户请人的工钱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十分明显,玉米去雄对时间有严格要求,如果去雄过晚或者去雄不彻底,很容易拔掉顶叶或者折断茎秆,反而会降低产量,或者影响到种子纯度。”张掖市中地良种繁育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凯说。


  常凯担忧,随着老一辈逐渐老去,年轻人又未能接班,张掖玉米制种陷入后继无人的困境。代繁制种企业是链接农户和委托方的纽带。“制种企业承担着委托方诚信风险、市场风险和生产风险。”张掖市金葵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詹文说。


  据了解,委托方和代繁制种企业签订制种合同时,委托方每亩预付约300元。制种企业和村委会落实制种面积时,制种企业一般要每亩预付200元。“品种市场表现好与坏,反应到生产,就是看种子能否及时出货。”詹文表示,一旦品种市场表现不好,委托方未按合同履约,制种企业不得不大量积压库存,资金流将会中断,面临倒闭的危险。“制种企业的资金压力很大。”张掖市科兴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同兴深有同感。由此可见,代繁代制企业生产不能以销定产,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多家制种企业表示,玉米制种是薄利行业,亩利润200~300元,利润空间较小,“赚着白菜的钱而又操碎了心。”

  


  从成本来看,主要有加工设备的投入、农民制种款以及公司的日常运营。先进的设备都是一笔大投入,动辄上千万元乃至上亿元。此外,近年来制种款上涨,目前张掖制种企业支付农民制种款每亩约2500元。


  随着市场玉米品种增多,企业生产成本也随之增高。在“郑单958”“先玉335”大品种时代,上万亩的制种面积并不为奇。但是随着市场品种的增多,一个品种有上万亩的制种面积已经十分少见,有2000~3000亩的制种面积已经是算大面积了。记者调研了解到,有一家企业 3万亩地生产50个品种。


  “在现有制种基地情况下,企业不得不重新划分制种面积,从生产到加工各个环节,企业的成本在增加。”临泽县康裕种苗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文有说。薄利促使一些企业开拓新业务,张掖市德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品种,发展农资业务。


  “张掖制种企业创新开拓能力仍显不足。”张掖市种子行业协会秘书长宋学林介绍,绝大部分玉米种子企业主要以代繁其他企业的品种为主营业务,从事商业化育种的地方本土企业全部采用传统育种技术,新品种同质化现象严重。“制种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如何和市场接轨是当前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张鸿说。


  因长期连作,张掖耕地质量逐年下降,增加了病害风险。据了解,张掖玉米制种平均连作时间在10年以上,局部地区达到20年之久。长期连作导致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失衡,有益微生物数量减少,土壤真菌化现象严重,积累了大量植物病原菌,造成土壤主要养分减少,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百万亩的制种面积给种子管理和监管带来较大压力。执法人员不足、装备落后无法满足种子监管工作需求。直面制种发展的制约因素,张掖在探索解决路径。


  思:制种产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剖析存在的问题后,下一步就是要解决问题。张掖制种业的“忧”如何解决?面对劳动力短缺,规模化、机械化成为解决之策。


  在张掖,制种田是小而分散的,少则几亩地多则几十亩,田间生产基本是人工操作。“小土地变大土地”,土地规模化才能实现机械化。张掖在组织开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种子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截至今年3月,张掖累计完成玉米制种田改造22.5万亩。


  《意见》提出,鼓励和引导种子企业向种子生产优势区域集中,支持种子企业通过土地流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等方式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张掖按照“公司+基地”“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等模式进行土地流转。由此可见,企业在土地流转中发挥重要作用。

  


  《张掖规划》提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基础条件优越、基层组织有力、农民素质较高的乡(镇)村组建农作物制种专业合作社,整村流转农户土地与经济实力强、科技实力强、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三强”种子企业合作。当地一些制种企业也进行了土地流转的尝试。


  2012年,临泽奥瑞金种业有限公司为实现制种玉米机械化作业、精细化种植、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公司以平均每亩1038元的价格整村流转三二村土地5500亩,同时,以该村为核心区,整村整社流转周边芦湾村等五个村土地1.7万亩,并吸纳周边四坝、贾家墩等村,发展玉米制种基地3万亩。


  企业进行流转土地,直接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管理,满足了对土地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经营的需要,通过应用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高效节水、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集成配套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标准化生产水平。


  但是,企业进行主体流转也存在一些问题。企业流转土地、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生产成本增加,农户角色也发生了转变,由“制种者”变成了“务工者”,责任心意识有所变化。


  临泽奥瑞金种业有限公司因多种因素效益并未达到预期。面对土地流转可能存在的风险,一些制种企业十分谨慎。“在土地流转上,希望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张文有建议。


  张鸿认为,土地流转是大趋势,企业要主动适应,认清形势,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指望国家资金扶持的项目,有效于一时,但都走不远,国家只是给出大政策,指出大方向,不能自己能站立了还希望有拐杖。”


  “面对劳动力短缺现状,打造制种服务团队,可满足土地流转、规模化、机械化需求,从而降低制种成本,稳定行业竞争力。”甘肃先丰创联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肃朝认为。


  “张八条”实行规模授信制度和诚信黑榜制度。每年张掖市种子行业协会公布玉米制种企业信用等级公告,根据制种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生产规模授信,列入黑榜的企业则不能进行制种生产。据了解,张掖计划把委托企业纳入这一诚信体系中,以规范委托企业行为,保障张掖玉米制种安全生产,有效抵御市场风险。目前张掖已开展前期调研工作。


  张掖耕地质量逐年下降如何解决?宋学林表示,张掖加大对玉米制种连作障碍土壤生态修复技术、玉米制种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玉米制种单粒播种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等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张掖玉米种子”品牌效益日显现,张掖积极开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贴标销售,扩大主销区的宣传推广力度。“政府要扶持地域品牌、企业品牌和品种品牌。”临泽县委副书记、县长冯军说。

  


  感谢张掖市农业农村局,张掖市种子管理局,张掖市种子行业协会,临泽县政府,临泽县农业农村局、临泽县种子管理局,多家制种企业以及多位行业人士对本次调研的大力支持。

版权所有:哈尔滨谷物交易所 黑ICP备11006394号-1
哈尔滨谷物交易所客户信息交流群:90760821 1914658765
公司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三路800号2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