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未来米市真的回天乏术了吗? 时间:2022-07-25 来源:本站 自进入6月中旬以来,大米走货速度持续放缓,直至今日,众多米企可谓苦不堪言,那么本周各省份米业开机率可想而知,大米走货滞缓的格局更是随着7月的来临愈演愈烈,而米企纷纷表示不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近年来大米行情低迷?未来米市是否还有机会恢复生机?还是真的回天乏术了?笔者认为深剖其原因至关重要。
气温持续回升,口粮结构改变
首当其冲的必然就是当前口粮结构的改变,随时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口粮结构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不再是以大米为主导,肉类、禽类、蛋类、面食等等...... 更多的选择在等待我们去尝试,经济水平的好转亦是意味着我们外出就餐的几率在逐渐增加,而面临众多食品种类,大米又能占据多大比重呢?又有多少人会选择大米呢?与此同时,大米与我们的生活日常息息相关,那不妨问问我们自己,当前已经进入伏天,气温持续升高,正是夜市、集市如火如荼之时,谁又不想在这个炎热的夏季来一杯冰啤酒,感受一下人间烟火呢?因此当前的高温天气即是我们口粮结构改变的间接原因之一,也是本月大米走货不畅的又一主导因素。
信息透明化,米企压力山大
其次就是当前社会信息的透明化也让米业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消费者面临众多的选择和对比,货比三家背景下无疑是在给米业施压,不难发现当前米市早已由卖家市场转变为买家市场,米业十分被动,另外,直播电商行业的兴起又给米业一记重创,叠加社区团购米价亦是不高,在当前大米市场需求本就低迷的基础上,让实体米业防不胜防。
进口大米叠加疫情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
最后,今年进口大米总量走高。根据海关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大米总进口量66万吨,1-6月份总进口量35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20%,可见进口大米在价格上必定是占据一定优势的,那么这也必然会对国内大米市场造成一定冲击。另外,近年来疫情间歇性的爆发,在此期间,各行各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基本都是停工停产为主,大米消费很难不走下坡路,叠加当前已经进入暑期,各省中小学以及高校陆续开始放假,集团性需求明显下降,那么大米当前的走货速度就不难理解了。
米市仍有利好因素
但是大米市场也并非如此不堪一击,说到底,民以食为天,从近期国家临储拍卖成交以及各省份中储粮拍卖成交结果来看,市场依旧存在一定刚需,7月12日最低收购价稻谷共计投放305655吨,总成交有46649吨,成交率为15.26%,主要是黑龙江粳稻成交为主,成交均价格1.31元/斤。7月19日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计划销售粳稻谷83717吨,实际成交27195吨,成交率32.5%,平均起拍价2623元/吨,实际成交均价2644元/吨,成交率亦是淡季高位。由此不难看出市场刚需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反映今年定向饲料稻谷管控较为严格,流入口粮市场几率较小,如果低价米盛行,米业则更是在夹缝中生存了。
笔者认为,近年来米市在供体持平的状态下,需求主体明显缩减,米企也反馈往年同期库存基本消耗殆尽,但是今年由负拉正,大米走货确实艰难,但是今年种植成本居于高位,黑龙江作为主产省份,东部地区长粒水稻种植面积有所减少,那么今年新季水稻价格或将高开,盼望以此带动大米价格。立秋之后天气渐凉,市场需求或将好转,建议米企当前按刚需库存即可,后市密切关注新季作物生长情况以及进口大米到港情况。
(中国粮油信息网)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