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囤粮没必要!我国大米实现净出口 时间:2020-10-29 来源:中华粮网新媒体团队综合整理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加快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进速度。其二次爆发再次强化了粮食作为重要战略物资的地位,并且进一步打破了国际粮食市场的可供性、获取性与稳定性。
尽管全球粮食库存充足,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对粮食的生产和贸易造成了直接负面影响,全球粮食供求局部的短缺最终导致价格上涨。其中对国际市场依赖较强的发展中国家影响尤为突出,目前来看,全球粮食系统异常紧绷,各国正在蓄力囤积战略储备。 10月27日,巴西玉米现货价格创下历史新高,打破了2007年的前历史纪录。 过去的一周,由于进口商需求旺盛,出口步伐强劲,乌克兰小麦出口价格上涨约7美元/吨,玉米出口价格上涨20美元吨。 同样因为进口商的需求旺盛,俄罗斯小麦价格已经连续第四周上涨,而且预计后期麦价还将上涨。 由于全球粮价猛涨,已经有少数国家迫于价格压力,只能重新寻求新的货源。据贸易商称,南美主要出口地区玉米价格飙升,已经迫使越南的玉米供应商寻找其他来源,这可能重新向美国出口商开放越南市场。 由于全球玉米、小麦、大豆等农产品价格纷纷上涨,近期有不少人表态要出去买些粮食放在家里,以防粮食价格上涨。 其实,囤积粮食从经济角度来看不仅是一件不划算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它本没有必要。 在10月27日的“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已经明确表示,近五年中国水稻、小麦自给率均保持在100%以上,玉米自给率超过95%。在口粮方面,我国已经实现了绝对安全。不仅足以满足口粮消费,每年还有几千万吨的剩余,作为饲料粮使用了。 而我国每年进口的几百万吨水稻和小麦,主要是调剂品种,并非国内生产不足。进口的粮食主要是为了满足饲料需求,包括大豆(豆粕)和玉米高粱等。简言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进口粮食的多少,对我国的口粮安全没有影响。 从我国大米的进出口来看,根据最新的海关数据显示,中国2020年前9个月累计出口大米187万吨,实现净出口21万吨。
近年来我国稻谷和大米出口量快速增长,进口规模则有所萎缩。自2016年我国实施粮食去库存计划以来,我国重返全球大米出口市场,并且大米在四大主粮中是唯一一个净出口品种。也就是说我国大米不仅自给率高,而且对外依存度也不高,进口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进行品种上的调剂,比如泰国香米等。 另据外媒消息称,周二第一船美国商业大米船货在中国卸货,这是经过美国大米协会经过十几年的监管和政治努力。这批优质中粒大米产自加利福尼亚州,由ADM大米集团出售给一家私营进口商,将以Sungiven的品牌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