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水稻高产栽培田间管理,提高水稻的栽种水平,实现优质的生产目标 时间:2020-10-19 来源:娱乐经典汇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水稻的品质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如何在种植结构不断调整及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形势下,不断提高生产效益,生产更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水稻,是广大农业科技者及生产者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本文重点对水稻生产的田间管理环节进行分析,希望对水稻生产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1、 水稻育苗期管理1.1 育苗前期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水稻生产过程中,对产量的影响有很多因素,每个环节都必须加强管理,品种选择上,要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及生产方式的品种,宜选用高产、耐密、抗病虫害、抗倒伏的优良品种,另外品种的口感也很重要,好的口感能满足市场需要,提高收入。在地块选择上,优质稻的生产地块必须要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以富含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土壤为佳,水源要无污染,并且地块所处位置要排浇水条件完善。在育苗阶段,要做好晒种、浸种工作,同时做好苗床,播种时要控制好播种深度,适度盖土,合理控制播种密度,根据大田面积计算好育苗数量。 1.2 温度管理 水稻栽培在育苗阶段,基本都在大棚中进行,一定要控制好温度,在出苗前,要做好保温保湿工作,使大棚处于密封状态,一般要保持棚温在30℃左右,在出苗后,看到绿色,再进行开棚通风,长出1叶后,可以使床温降2℃,长出2叶时再降一些,保持在25℃左右,长到3叶时,床温可控制在20℃左右,移栽前3d左右,要打开棚,使温度与外界一致。 1.3 水分控制 播种前要把苗床浇透水,使土壤饱含水分,满足出苗的水分需要,到三叶期时要控制浇水,以不旱为原则,旱则浇水,如果早晨苗尖无露珠就要浇一次透水了,浇水时间要在8:00之前,或15:00之后,不要在中午浇水,避免高温浇苗影响苗的生长。 2、 水稻田间管理重点2.1 科学施肥 肥料的施用是水稻生长需要养分的直接补充,水稻的品质受养分影响很大,所以一定要科学施肥。肥料施用要结合品种特性及土壤肥力来综合确定,基本原则是有机肥和化肥结合施用,对于磷钾肥要增施,氮肥要合理控施。底肥要充足,保证用量,分蘖肥在早施,穗粒肥要科学巧施。氮、磷、钾是水稻生长必需的3种元素,对于稻米的产量及品质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氮影响最大,一般公顷应施纯氮在90kg左右,氮、磷、钾比例在2:1:1。一般底肥可选用水稻专用肥,用量在250kg/hm2左右,可以在整地时分2次施入,满足秧苗的生长需要。分蘖肥可用硫酸铵100kg,在分蘖前施用。穗肥和粒肥都可以采用叶面喷施方式施用。在施用穗粒肥时要注意,一定要先对秧田进行考查,长势好的地块可以不施,根据长势情况酌情施用。在减数分蘖时和以后及时施用氮肥,能有效提高稻米蛋白质的含量,另外,增施钾肥能提高精米率。在施肥目标上应以高产、优质兼顾。在施肥方法上,基肥宜采用全层施肥法,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为基、追肥各半。应注意水稻的中后期(孕穗期至抽穗期)追肥,以达到提高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和蛋白质含量。 2.2 合理控水灌溉 水分的供应对于产量及米质也有重要的影响,生长期间以浅水为主,浅水层阳光直射至土壤,可以提高水温,同时增加水中的氧气量,达到保温、促进根系发育的目的,利于秧苗生长,促进活杆成熟。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都要进行有效的水分供应,科学合理地控制水分,基本前期、分蘖期都能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做到浅断浅地间隙保水,这样能利于土壤的通气性能,中期基本不晒田,后期的控水对于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精米千粒重均有很大影响,利于米质及产量的提高。 2.3 做好病虫害的防治 水稻的病虫害种类很多,必须要做好预防,因为水稻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常常会有病虫害的发生,而且种类多,对于水稻的生长产生严重的危害,如果防治不当,轻则影响产量,严重的会导致大面积绝收,而且会成片漫延传播。常见的有稻瘟病、白叶枯、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稻螟虫等。水稻的生长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水稻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发生苗头,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防治。一旦发现病虫害的发生迹象,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程度,采取物理、农业、生物及化学手段进行科学防治,尽可能把病虫害的发生控制在萌芽之中,做到有效的防控。 3 、结语民以食为天,稻米已成为我国人们的主食,如何提高水稻的产量、提高稻米的品质,是未来水稻生产中不断追求的目标,农业科技工作者及生产者,都要不断地思考和努力,不断地生产实践,研究优质水稻的栽培技術和方法,提高水稻的栽种水平,实现节本、增效、高产、优质的生产目标,促进农业经济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