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推进水稻产业发展确保稳粮增收 贵州今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时间:2020-09-01 来源:中国食品报 贵州省水稻生产发展大会8月25日在黔西南州兴义市召开,举办此次会议的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安全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工作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按照贵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有关精神,推进贵州省水稻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与会代表参观了兴义市万峰林街道办事处水稻高产示范区、品种展示现场、绿色稻+现场及水稻高产栽培攻关基地现场,示范基地展示了贵州省“水稻绿色稻+”技术体系,显示出贵州省水稻生产发展的巨大潜力。记者看到,此次会议几个观摩点的水稻长势良好,在艳丽的阳光照耀下,沉甸甸的谷穗越发耀眼。有的稻田里稻谷已经成熟,稻农们正忙着收割;有的稻田里小朋友们正在抓鱼,稻丰鱼肥的好光景将留在他们童年的记忆里。稻香阵阵的万峰林景区弥漫着丰收在即的喜悦。经专家预测,在此次水稻大会观摩的兴义市水稻高产栽培攻关项目点,田间最高亩产可达1100公斤。
万峰林街道办下纳灰村水稻绿色增产技术示范基地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方涛在水稻产业大会上介绍,总体上看,预计今年贵州省能全面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后期如无大的灾害发生,今年贵州省粮食可望再获丰收。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今年夏粮产量数据公报,贵州省夏粮面积1324.8万亩,较上年增6.9%;产量251.7万吨,较上年增7.6%。据农情调度显示,目前贵州省秋粮面积预计2925万亩,全年粮食面积预计4249.8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预计1015.75万亩(优质稻面积672万亩,二级以上优质稻面积351.4万亩),略高于上年。
近年来,贵州省水稻生产取得了一定成效,杂交良种基本普及,育秧方式多元化发展,规范化栽培、绿色防控与配方施肥得到全面实施。
今年,在贵州省的三大主粮中,水稻预计面积及产量均居第一,水稻生产对于贵州省粮食生产及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方涛指出,现阶段贵州省粮食工作的重心是提高产量,抓实田间管理、抓实防灾减灾、抓实病虫害防控,为推进贵州省水稻高效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确保稳粮增收,须抓好五方面工作。
抓好保障端,夯实水稻种植基础以坝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及机耕道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补齐水稻生产基础设施短板,为“藏粮于地”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
抓好种植端,提升水稻种植水平加快推进种业科技创新,加快培育和推广一批高产稳产、品质好、抗性强、耐储存、产销对路、适宜机械作业的优质水稻品种,加快推动水稻新一轮品种的更新换代;适当引进一批适应贵州省气候环境条件的优质水稻品种,试验一批黑色稻米、紫色稻米、绿色稻米等高端新品种,走出一条“多彩贵米”创新之路。加大优质稻、地方特色稻等高效品种的推广力度,充分展现贵州山地农业特色,走出一条“好山好水出好米”水稻产业发展路子。加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实现耕、种、收一体化,提升贵州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开展水稻轻减化栽培技术集成运用及关键技术模式研究,积极探索机械化“稻+”农旅种养综合一体化协调发展;以合作社为主体,扶持建设一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打好“稻+”组合拳,大力发展“绿色稻+”、有机稻、特色稻及再生稻。因地制宜抓好稻鱼共生、稻鸭协同、稻经轮作等模式。在推进“稻+”模式时,要始终坚持以水稻种植为核心,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原则,确保在水稻播种面积不减的基础上全面提升种植效益。
万峰林街道办上纳灰村绿色稻+生产示范基地,孩子们在稻田里抓鱼
抓好加工端,切实延长水稻产业链立足实际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加工企业,全力打造水稻从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的产业链,全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积极推进水稻加工产业快速发展,重点推进优质稻米加工,推进优质米精深加工,大力开发研发一系列附加值较高的特色优势产品,延伸水稻产业链,全面提升附加产值。
抓好销售端,有效提升水稻种植效益大力推进“互联网+粮食”、农村电商平台等电子商务培训与运用力度;同步培育一批农村经纪人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进入流通领域,提高稻米的贵州省内市场的占有率,扩大省外市场影响力。强化消费导向作用,突出绿色、生态、健康、安全优势,全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借助农展会、农博会等平台开展宣传推介,加大贵州省稻米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开拓多元化销售渠道,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运用好微信、抖音、淘宝直播等销售模式,积极推进贵州省稻米销售方式进一步升级,助推“黔米出山”,全面提升经济效益。
抓好品牌端,逐步提高水稻品牌效应一是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依托现有基础和区域条件,创建并打响一批以“湄潭茅贡米”为代表的“黔粮”品牌;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培育一批自主品牌,重点打造一批贵州省水稻知名品牌。组织企业围绕优质稻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努力争取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好粮油等品牌认证。搞好标准体系建设,根据各地特色稻米品质特点,建立完善贵州优质稻米品质标准体系与名特优品牌标准体系,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加工、销售,确保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