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首次种在2800米高原 今年全国海水稻面积达10万亩 时间:2020-06-12 来源:新京报 6月是水稻插秧季。在海拔2800米的柴达木盆地边缘,青海省格尔木也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水稻种植。在100亩高原盐碱土地上,17种海水稻品种随着机械设备下入土壤,这也是国内首次进行的海水稻高原种植实验。据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海水稻种植规模达到10万亩,除山东省青岛市、潍坊市等区域外,包括东北地区、新疆地区等均有分布。也由于今年海水稻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下半年海水稻产品也将首次大规模进入市场。
海水稻首次被种到高原地区
6月10日,在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部的河西农场,100亩海水稻插秧工作正式完成。首次在高原地区试种,对于海水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国栋告诉记者,在此次格尔木市河西农场进行的种植工作中,研究团队针对当地环境、气候特征专门培育了17种高原寒地海水稻。而这也是今年海水稻科研工作中一个组成部分。
“我国盐碱地的分布范围非常广,南至海南、北至黑龙江、东至黄河入海口,不同地区的盐碱地又具有不同的特征,比如有以碱为主的,有以盐为主的,还有一些沙土土壤,所以我们从2018年在全国进行示范种植开始,就专门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且面积比较大的盐碱地类型进行测试,以此来丰富我们海水稻材料种类。”
青海省格尔木市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海拔2800米,具有典型的高原气候特征。据张国栋介绍,高海拔意味着温度较低,农作物的生长期非常短,海水稻6月插秧结束后,预计9月中下旬就停止生长。同时由于高原地区日照较强,当地土壤碱度也非常强。
“这算是一种极端状态下的盐碱地类型,而且这类盐碱地在我国也有很大规模的分布面积,至少超过一千万亩,所以我们有必要在这个条件下进行海水稻测试,如果品种选育成功,意味着在高海拔地区,这些水稻也能具备适应性。”
截至目前,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已储备了近3000种海水稻材料,这些均是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特征下具备生长潜力的海水稻品种。
海水稻第一次大规模进入市场
海水稻其实是对耐盐碱水稻品种的俗称。这类水稻品种可以在盐碱地、滩涂等高含盐、碱量的土地上种植生长。除了首次踏入高原地区,今年的海水稻种植也将首次在一个区域内突破万亩规模。
在今年的计划中,海水稻推广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有7万亩集中在山东省内,包括青岛、东营、潍坊等地。3万亩则零散地分布在东北、新疆、内蒙古等地区,每个区域内种植规模较小。
在种植地区的选择上,张国栋表示,除了地区盐碱地类型的考量,还会根据各区在机械化种植、田间管理上的水平发展,“从产业化、规模化的组织上,我们是希望先在山东打造一些样板,之后再进一步拉动市场,但是我们从今年开始也会逐渐将重点转移至西部地区,尝试进行大规模种植示范。”
由于国内的耐盐碱水稻第一批品种审定工作尚未完成,市场上目前还没有耐盐碱水稻种子流通,海水稻的测试、种植主要通过研究中心与各地政府、企业合作进行。但相对的,种植收获的海水稻目前并无流通限制,除了大米销售还有相关的深加工产品。
2017年,海水稻小面积公开测产超过620公斤,2018年开始,全国5个主要类型的盐碱地区均会同步进行海水稻示范种植工作。
“可以说今年也是海水稻第一次大规模进入市场,因为种植规模不大,之前海水稻的总体产量并不算高,我们也只是少量推广,今年10月、11月,预计会有海水稻新品上市。”
据了解,在我国15亿亩盐碱地中,有2亿到3亿亩土地具备改良成农田的潜力。张国栋表示,耐盐碱水稻经过规模推广后,对于盐碱地开发利用以及缓解中国18亿亩耕地红线压力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明年海水稻种植能够达到100万亩,再经过3到5年时间达到1000万亩规模,然后通过大面积的种植示范逐步带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1亿亩海水稻规模化种植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