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 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交易所公告
稻米

“四优四化”推进稻渔种养发展

时间:2020-05-27 来源:大河报

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自2018年增设优质水产品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专项以来,围绕乡村振兴、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区域化布局,设立稻渔综合种养、池塘标准化生态养殖、水库绿色渔业等专题,集成生态高效生产技术,实现我省水产养殖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为河南省水产养殖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可复制的示范样板。

 

稻渔综合种养是当前加快推进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最具活力、潜力和特色的朝阳产业之一。河南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养殖面积由2016年的2.6万亩增长至2019年的84万亩。优质水产品专项稻渔综合种养专题自实施以来,建立了9个示范基地,核心示范面积7590亩,推广面积5万亩,培训千余人次。示范区稻田综合种养水稻产量500kg/亩以上,与全省平均单产持平,因综合种养的稻田减肥减药,水稻品质提高,稻米新增经济效益10%以上,稻田养殖水产品绿色无公害,亩效益可增加2000元以上,基本实现“种稻稳收”与“养虾增效”的有机结合。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宽了增收渠道,带动了农民增产增收。

 

5月正值小龙虾收获、水稻整田插秧的关键节点,专题组成员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康福平书记,常东洲研究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尹海庆教授一行,在商城县、固始县、罗山县和光山县等地,了解示范点小龙虾生产、水稻种植情况以及当前遇到的技术问题。去年以来,我省小龙虾价格持续低迷,虾苗市场饱和,成虾商品性差,养殖户陷入养殖困境。一方面,前两年虾苗市场火热,很多养殖户跟风自繁大批量虾苗,随着虾苗市场的饱和和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大量虾苗积压滞田。另一方面,省内稻-小龙虾种养多采用稻田原位繁殖,自繁自育,捕大留小,造成个体小、抗病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养殖效益。常东洲研究员提出“繁养分离,一稻两虾”和虾苗喂鳖的技术措施帮助养殖户应对目前的生产困境。“繁养分离,一稻两虾”即将稻-虾综合种养的稻田留出20%用于繁殖虾苗,每年秋季开始繁殖,来年3月份将虾苗放入80%的养殖田,5月份养成大虾,集中捕捞上市,水稻插秧后,放入罗氏沼虾虾苗,实现一季稻,两季虾。该技术不仅能有效解决目前小龙虾成虾个体小、肉质不饱满的问题,还能利用6~8月轮养一季耐高温的罗氏沼虾,经济效益翻番。另一方面,小龙虾苗作为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是上好的甲鱼饵料,将滞塘小龙虾虾苗及时捕捞转投稻田养殖的甲鱼,一方面提高甲鱼品质,同时也能空出稻田及时进入下一养殖周期。

 

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康福平书记表示,要充分彰显科技在提升稻渔综合种养生产质量效益、推动研产销衔接中的引领支撑作用。鼓励养殖户开展多种模式的稻渔综合种养,防范小龙虾市场风险,提升水产品质量效益,在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下,确保我省水稻稳量增收。

版权所有:哈尔滨谷物交易所 黑ICP备11006394号-1
哈尔滨谷物交易所客户信息交流群:90760821 1914658765
公司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三路800号2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