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中晚稻托市省份虽增收购量未必能超上年 时间:2019-12-20 来源:粮油市场报 目前已经有8个省份陆续启动中晚稻托市收购,较上年同期增加一个。尽管中晚稻托市收购范围同比扩大,但由于启动时间较晚,今年中晚稻托市收购量低于上年的可能性较大。
国内中晚稻进入收购高峰期后,主产区陆续启动了最低收购价预案,目前中晚稻托市省份已达8个,较上年多了一个。然而,中晚稻托市范围的扩大并不意味着今年托市收购量将会增加,也并不意味着中晚稻市场将很快企稳回升。
收购进度偏慢供应压力增大
受中晚稻收获推迟和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偏晚等因素影响,今年中晚稻收获进度同比一直偏慢。截至12月10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4152万吨,同比减少728.6万吨,减幅14.93%。
湖北、安徽等14个主产区累计收购2019年产中晚籼稻2387万吨,同比减少118.7万吨。其中,湖北收购中晚籼稻678.4万吨,同比减少28.4万吨;安徽收购600.5万吨,同比减少52万吨;江西收购255.9万吨,同比增加9.9万吨;湖南收购296.2万吨,同比增加39.1万吨。
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2019年产粳稻1765万吨,同比减少609.9万吨。主产区中除东北三省外,其余省份收购进度均同比偏快。其中,黑龙江累计收购743.1万吨,同比减少719.9万吨;辽宁累计收购175.1万吨,同比减少38万吨;安徽累计收购85.4万吨,同比增加35.8万吨;江苏累计收购516.3万吨,同比增加137.4万吨。
今年中晚稻收购进度较慢,主要是东北三省收购进度大幅放缓。截至12月10日,黑龙江、吉林、辽宁累计收购稻谷同比减少770多万吨,超过主产区同期中晚稻收购同比减少的728.6万吨。其中仅黑龙江省就同比减少719.9万吨,占了绝大部分。
当前东北地区稻谷收购较慢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东北地区受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影响,稻谷有所减产;二是东北地区稻谷收购价格偏高,尤其是黑龙江省价格高于上年同期,也高于江苏、安徽等粳稻产区,竞争力减弱,而今年南方地区因稻谷丰收,粳稻收购价格同比偏低,竞争力更强,在南方粳稻收购同比大幅增加的同时,东北地区的粳稻受到冷落;三是黑龙江省今年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较上年晚了1个月,往年该省托市收购量占比达六成以上,最高年份甚至高达八成以上,由于今年黑龙江省稻谷收购价格偏高,预案启动偏迟,国企收购大幅减少,导致稻谷收购十分缓慢,目前的收购量仅为上年同期的一半左右。
由于东北地区稻谷收购持续放缓,导致中晚稻整体收购进度也持续放慢。截至11月25日,主产区中晚稻收购同比减少172万吨,11月30日同比减少的数量扩大到440万吨,12月5日增至581.6万吨,12月10日进一步扩大到728.6万吨。而今年新季中晚稻继续丰收,产量较上年下降不到20万吨,因此,目前生产者手中的新稻库存较上年同期高达700多万吨,新稻供应压力同比明显偏大。
托市省份增加收购仍将下降
自10月22日安徽省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以来,至12月12日黑龙江省托市收购启动,目前已经有安徽、湖北、四川、河南、江苏、湖南、江西、黑龙江8省陆续启动托市收购,较上年同期增加了一个江苏省。目前吉林省第一批2019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收储库点已就位,托市收购有启动的可能。虽然中晚稻托市收购范围较上年扩大,但今年中晚稻托市收购量预计低于上年的可能性较大。
今年托市收购启动偏晚。除江苏上年没有启动中晚稻托市收购不好对比外,其他7个省份的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均晚于上年。其中,黑龙江较上年晚了1个月,河南和湖北两省均较上年晚了19天,四川晚了15天,湖南晚了12天,江西晚了10天,安徽晚了6天。托市收购启动晚,特别是部分省份在收购高峰后期才启动托市收购,肯定将影响托市收购量。如今年早籼稻,虽然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的省份较上年增加了一个,但由于整体启动时间较晚,托市收购量只有去年的一半左右。 今年稻谷最低收购价优势不明显。自稻谷最低收购价连续下调后,托市收购价已不再是市场的最高价,目前也有很多主产省份的平均收购价高于最低收购价,这也是今年托市收购启动较晚的原因。如我国托市收购量最大的省份黑龙江,因今年稻谷略有减产,收购价格相对偏高。截至12月9日,黑龙江省稻谷平均收购价为2657元/吨,较上年同期高44元/吨,也高于粳稻最低收购价2600元/吨,导致托市收购迟迟不能启动。预案启动后,由于托市收购价优势不明显,预计托市收购量也将受到较大影响。同期全国粳稻平均收购价为2637元/吨,同比下降29元/吨,且低于黑龙江省的平均收购价。由于黑龙江省稻谷收购价格持续偏高,与江苏、安徽两省粳稻收购价相比,竞争优势大幅下降,非国有企业赴黑龙江省收购稻谷的热情大幅降低,导致收购进度偏慢。
受政策引导,优质稻种植面积持续增加,普通稻产量持续下降,托市收购的基础粮源也持续减少。随着烘干技术的不断普及,目前农户出售毛粮越来越多,加上托市稻谷的收购标准也较前几年严格,一定程度上也将影响托市稻谷的收购。
多空双方对峙短期僵局难破
12月16日,黑龙江哈尔滨五常市新季长粒粳稻收购价3275元/吨,周环比上涨19元/吨;鸡西虎林新季圆粒粳稻进厂价2650元/吨,圆粒粳米出厂价3800元/吨,均持平。
吉林德惠新产超级稻收购价2820元/吨(水分14.5%,出米率67%),周环比下降20元/吨;新季普通粳稻收购价2400元/吨(水分14.5%,出米率67%),持平。辽宁盘锦新季圆粒粳稻“盐丰”市场收购价2800元/吨(水分16%,出米率68%),鞍山新季长粒粳稻“辽星”市场收购价2820元/吨(水分14%,出米率70%),周环比均下降40元/吨。安徽巢湖普通中晚籼稻市场收购价2400元/吨,湖北荆州中晚籼稻“丰两优”市场收购价2480元/吨,江西抚州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2360~238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湖南省中籼稻平均收购价2448元/吨,周环比下降4.6元/吨;晚籼稻平均收购价2474元/吨,下降56.6元/吨;晚籼米批发价4140元/吨,下降46.6元/吨。北京市场国标三级东北大米批发价4700元/吨,上海市场国标一级江苏粳米批发价438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杭州市场黑龙江产圆粒粳米批发价4720元/吨,安徽产国标一级晚籼米批发价3640元/吨,均持平。福州市场国标三级东北大米批发价4620元/吨,下降60元/吨。
当前,稻米市场延续小幅波动走势。预计在供应压力较大和托市收购的支撑下,短期稻米市场将难以打破僵局。一方面,中晚稻供应压力较大。今年中晚稻继续丰收,而收购进度同比大幅减少,供应压力持续高于上年同期,特别是粳稻情况更为严重,加上托市收购可能减少,供应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如果托市收购量能保持适当水平,市场供应过剩的稻谷能进入国库,暂时退出流通市场,将会适当缓解市场的供应压力。由于种种原因,今年托市收购启动偏晚,托市收购量预计也将大幅下降,中晚稻的实际供应压力显著高于上年同期。
另一方面,在最低收购价托底的支撑下,中晚稻价格继续下行的空间不大,加上后期很快将迎来元旦和春节,大米需求将会出现季节性增加,对节前稻米走势较为有利。南方地区虽然稻谷小幅增产,但稻谷收购价格较低,特别是江苏和安徽的粳稻收购价格相对偏低,竞争优势明显,托市收购也相对较快,供应压力可以更快得到消化,后期走势可能更好。而东北地区虽然稻谷产量有所下降,但收购进度偏慢,特别是托市收购量大幅低于上年,供应压力更重,加上价格相对偏高,竞争优势不明显,后期走势可能面临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