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 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交易所公告
稻米

中晚稻收购或放缓 收购量预计难超上年

时间:2019-10-31 来源:粮油市场报

  从目前我国稻米供求关系、农户心理、稻米价格和物价走势来看,预计今年我国中晚稻收购进度可能放缓,收购量预计难以超过上年,尤其是粳稻的收购进度可能更慢。


  随着中晚稻收获进一步加快,季节性供应压力也进一步凸显。由于当前稻谷主产区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缓慢,而新稻集中出售压力却不断增大,短期稻米市场持续承压,预计继续震荡走弱的可能性较大,后期托市收购的省份将会继续增加。


  稻米走势偏弱托市启动或增


  霜降过后,我国秋粮收获进一步加快,截至本周,南方一季稻已收获完毕,东北一季稻收获已近尾声,江南晚稻处于乳熟至成熟期,部分已收获。随着中晚稻即将全面收获,短期新稻上市量增多,供应压力进一步增大。而目前启动托市收购预案的主产区只有安徽一省,难以有效托起收购市场的价格,稻米市场走势总体跌多涨少。


  10月28日,黑龙江哈尔滨方正新季长粒粳稻(水分15%以内)米厂收购价3040元/吨,周环比持平;绥化新季圆粒粳稻米厂收购价2600元/吨,周环比下跌60元/吨。湖北荆州新季“丰两优”稻谷(国标三等)市场收购价2560元/吨,周环比持平。江西宜春奉新地区优质中晚籼稻到厂价2400~2480元/吨,周环比下跌。湖南全省中籼稻收购价2412.66元/吨,周环比下跌32.4元/吨;常德新优质中晚籼稻“黄华占”收购价2580元/吨,周环比下跌60元/吨;长沙浏阳地区新中稻收购价2400元/吨,周环比持平。受托市政策提振,安徽巢湖新季中晚籼稻价格上涨,新季中晚籼稻市场收购价2520元/吨,已经回升至最低收购价附近,比上周一上涨60元/吨。新米上市激增,销区大米全线下跌。北京市场东北大米(国标三级)批发价4720元/吨,周环比下跌60元/吨。福州市场东北粳米(国标三级)批发价4760元/吨,周环比下跌40元/吨。


  从当前各主产区新稻收购价格看,河南、江西、四川等省的中晚稻平均收购价仍低于今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后期有启动预案的可能。预计进入11月份后,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的省份将会增多。


  收购进度偏慢后期或难改善


  今年我国中晚稻面积和产量预计低于上年,但在新稻集中上市后,季节性供应压力仍较大,国内稻米市场受压持续走弱。目前,安徽省已启动托市收购,但总体上今年托市收购启动力度弱于往年,“国家队”入场收购力度有限。在新稻收购价低于最低收购价的情况下,农户惜售心理也有所抬头,尤其是黑龙江省因稻谷受灾严重,产量降幅较大,质量同比降低,开秤价格不高,农户对后期粮价预期较高,惜售心理较为明显,导致当前中晚稻收购进度同比偏慢。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显示,截至10月20日,主产区累计收购2019年新产中晚籼稻784.2万吨,同比减少68.3万吨。主产省中,湖北收购进度最快,已收购290.9万吨,同比减少13.4万吨;安徽收购163.5万吨,同比减少46.8万吨;江西收购61.2万吨,同比增加15.1万吨;湖南收购125.7万吨,同比增加24.9万吨。


  从目前我国稻米供求关系、农户心理、稻米价格和物价走势看,预计今年我国中晚稻收购进度可能放缓,收购量预计难以超过上年,尤其是粳稻收购进度可能更慢。


  稻米供应改善早稻成交速降


  由于中晚籼稻集中上市后,市场供应迅速增加,价格因而走弱,与早籼稻的价格不断趋近。据监测,10月21日,全国早籼稻平均收购价为2413元/吨,中晚籼稻平均收购价2495元/吨,二者价差仅82元/吨。其中,安徽中晚籼稻平均收购价2472元/吨,江西2448元/吨,河南2388元/吨,已低于早籼稻平均收购价。受此影响,早籼稻对市场的吸引力迅速降低,市场对最低收购价早籼稻拍卖的参与热情也快速下降,但成交情况仍好于上年同期。


  10月25日,国家共投放2013年至2015年产最低收购价早稻30.25万吨,周环比基本持平,同比减少24.88万吨;实际成交4.78万吨,周环比下降5.94万吨,同比增加3.71万吨;成交率15.8%,周环比减少19.3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3.7个百分点;成交均价1987元/吨,周环比上涨38元/吨,同比下降13元/吨;最高价2340元/吨,周环比持平,同比增加330元/吨。


  截至10月底,国家政策性稻谷竞价销售累计成交1229.6万吨,同比增加380.6万吨。其中,早籼稻共计成交115.9万吨,同比增加47.6万吨;中晚籼稻共计成交488.2万吨,同比增加237.1万吨;粳稻共计成交625.5万吨,同比增加92.2万吨。随着新季中晚稻全面上市,预计后期早籼稻成交仍有可能继续减少,全年最低收购价稻谷成交量预计将难以突破1300万吨。


  出口首次下降进口继续大减


  自2016年我国大米出口呈现恢复性增长以来,大米出口量逐月增加,特别是2018年6月至今年8月,我国大米月度出口量保持连续15个月同比增长的势头,并在今年4月份实现7年来首度反超大米月度进口量。与此同时,2018年以后我国大米进口持续下降,目前已降至2013年的水平。大米进口和出口一减一增,也使我国7年来再次成为大米净出口国。


  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9月份我国出口大米9.3万吨,同比减少8.2万吨,减幅46.8%。同比来看,我国大米出口15个月来首次减少。同时,环比也较上月大减15.5万吨,减幅62.65%。1月至9月累计出口大米215.3万吨,同比增加77.5万吨,增幅为56.2%。


  9月份我国进口大米18万吨,同比减少4万吨,减幅18%。但从环比来看,较上月增加5万吨,增幅38.46%,9月份是近5个月以来进口量首次出现回升。1月至9月我国累计进口大米173万吨,同比减少51万吨,减幅22.7%。


  1月至9月我国累计净出口大米52万吨,同比大增128.5万吨。9月份我国稻米进出口同比双双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进出口大米价格均较高。9月份,我国大米出口单价为3282元/吨,较8月份上涨778元/吨,也较2018年全年平均出口单价2816元/吨高466元/吨;大米进口单价为3315元/吨,虽较上月回落61元/吨,但与前几年进口量高企时的不足3000元/吨相比,依然高出很多,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进口大米的需求。


  当前,我国稻米市场基本面没有大的变化,价格走势总体偏弱,9月份大米出口减少应是偶然事件,预估后期出口仍有可能增加。由于去年以来大米月度出口快速增加,基数变大,后期大米出口增速预计将大幅放缓。而临近年底,企业为了用完今年的配额,预计可能增加对大米的进口,后期大米进口环比有增加的可能。但从全年来看,我国成为大米净出口国的局面将难以改变。

版权所有:哈尔滨谷物交易所 黑ICP备11006394号-1
哈尔滨谷物交易所客户信息交流群:90760821 1914658765
公司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三路800号2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