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今年稻谷预期减产 稻米走势或令市场失望 时间:2019-09-26 来源:粮油市场报 预期今年我国稻谷主产区黑龙江稻谷产量大幅下降,供应压力显著减轻,对稻米市场走势无疑具有直接的利多作用。但从当前稻米市场基本面来看,仍呈产大于需、库存高企状态,后期稻米价格走势可能会令市场失望。
自2015年稻米价格见顶以来,受稻谷最低收购价和政策性稻谷拍卖底价下调等因素影响,稻米价格也不断走低,2018年上半年和今年上半年稻米市场均出现较大降幅。中秋、国庆和春节等传统节日对市场的提振效应也大幅减弱,很难出现以往年度的季节性上涨行情。随着稻米价格持续走低,行业利润降低,水稻种植效益不断下降,早籼稻种植甚至出现全面亏损。久跌思涨,业内人士盼望稻米市场上涨的心理十分强烈。
近期,我国粳稻主要产区的黑龙江遭受低温阴雨寡照、台风等不利天气,由于降雨偏多、日照不足,黑龙江粳稻成熟度较差,产量受到较大影响。黑龙江东部圆粒水稻主产区受灾更为严重,水稻出现大面积倒伏现象,预计局部减产幅度达30%左右,西部长粒粳稻主产区受降水影响偏轻,预计减产10%左右。黑龙江是我国稻谷主产区,稻谷产量在各省中排名第一,其大幅减产必将导致东北粳稻产量下降,进而导致今年中晚稻减产幅度可能高于预期。受此消息鼓舞,市场人士普遍对后期走势较为乐观,看多情绪逐渐升温。
稻谷产大于需新稻供应充足
今年我国继续推进稻谷供给侧改革,稻谷种植面积继续小幅下降,稻谷产量也将是2017年以来连续第二年减少,但预计仍将呈产大于需局面。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9月份预计,今年稻谷产大于需仍达1500万吨以上。虽然近期黑龙江水稻受到灾害性天气的较大影响,但其他主产区水稻长势正常。即使将黑龙江稻谷产量下降因素考虑进去,今年稻谷产大于需仍将达1000万吨左右。总体上稻米市场供应仍较宽裕,不会存在供应偏紧现象。因此,不但不会出现全国性稻米上涨行情,相当多的主产区仍将启动托市收购。另外,由于近年稻谷连年丰收,产量一直大于需求,连年启动了托市收购。
黑龙江是我国托市收购稻谷数量最大的省份,也是政策性稻谷库存最高的省份。2018年该省稻谷产量为2685.5万吨,比上年减少134万吨,降幅4.7%,但仍启动了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这是自2011年以来的连续第八年启动,当年黑龙江共收购托市稻谷1250万吨,虽较最高时下降近四成,但依旧占该省当年粳稻产量的近一半。因此,虽然预计黑龙江水稻减产幅度较大,但即使降幅达15%~20%,不考虑其他因素,该省的稻谷生产仍将呈产大于需格局,托市收购启动的可能性仍将较大,只是托市收购量可能大幅减少。也就是说,当前普通新稻的收购价格仍将难以逾越最低收购价。
陈稻库存高企增加轮出压力
决定稻米市场涨跌的因素,除了当年稻谷产量与需求量外,更重要的是要看总供应量与总需求量。由于我国稻谷生产自2011年以来连年产大于需,连续8年启动了托市收购,导致政策性稻谷库存逐年快速增加。虽然近年国家加大了去库存力度,通过实行分年份、分质量等办法来加快稻谷去库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近6年的拍卖成交量只有5000万吨左右,平均每年不到1000万吨。
今年由于大幅调低了政策性稻谷拍卖底价,去库存有所加快,但成交量也不过1200万吨左右(截至9月20日,累计成交1210万吨左右,后期早稻开始竞价销售后预计成交有限),仍大幅低于每年2000多万吨,甚至3000多万吨的托市稻谷收购量。当前政策性稻谷库存仍处于净增加状态,稻谷去库存压力有增无减。由于拍卖稻谷的成交价格相对较低,对稻米市场的压力显而易见。
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每年政策性稻谷大量轮出之日,基本上是国内稻米市场价格最为低迷之时。在国家稻谷库存仍处于创新高阶段,如果新稻价格上涨过快,新陈稻谷价差拉大,国家肯定会择机抛售库存,这样既可稳定粮价,又可加快稻谷去库存。而加工企业也会弃新选旧,转而选择性价比更高的陈稻,使得新稻收购价格上涨动力减弱。因此,在陈稻库存没有根本化解之时,新稻价格想走出独立行情的可能性不大。
内外价差较大进口冲击不减
以前年度国内稻谷供应偏紧,大米价格基本上低于国际市场,为了换取宝贵的外汇,与国际市场互通有无的结果是国内大米大量出口,并拉高国内大米价格。如2008年上半年国际米价大涨,在输入型通胀压力下,我国大米出口压力大增,价格出现较大涨幅。2012年以后,随着国内稻米价格大幅抬升和国际大米价格持续低位徘徊,国内米价开始高于国际市场,导致进口大米大量增加,对国内供应压力本就较大的稻谷市场带来新的冲击,加剧了国内稻米供大于求的局面。2012年至2018年每年大米净进口均较大。
2019年虽然大米7年来首次实现净出口,但主要是越南大米出口大幅减少所致。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越南对我国的大米出口量同比减少66%。但越南低端大米与国内大米的价差仍较大,进口冲动仍十分强烈。监测显示,9月17日,越南5%破碎率大米价格为330美元/吨,比月初下降40美元/吨,加上运费、保险、关税、增值税及港口杂费等成本,到我国南方港口完税价为2831元/吨。同期,国产早籼米南方销区批发价3680元/吨,二者价差850元/吨,比9月初扩大305元/吨。如果国内价格上涨,国内外大米价差还将拉大,大米进口动能将更加充足。现阶段只要进口闸门稍有放松,低价进口大米就会源源不断地进入国内,抢占国内大米市场。因此,在目前阶段,就国际稻米市场供求来看,国内市场也没有上涨的理由。
早稻大幅减产市场仍无起色
目前国内早稻产量与黑龙江稻谷产量接近,约占国内稻谷产量的1/8。早稻产量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曾超过5000万吨,此后连续下降,目前的产量已不足最高时的一半。2019年早稻产量为2627万吨,较上年减少232.5万吨,减幅8.1%,较2013年大幅减少786万吨,减幅23%。经过连续减产后,当前早稻产量实际上已经产不足需,但市场走势仍较弱。
低价的最低收购价稻谷大量出库,替代了部分早稻需求,因此,今年早稻开秤价格依旧低于最低收购价,仍有3个主产省启动了托市收购。今年黑龙江水稻虽然可能会出现大幅减产,但预计仍将呈产大于需格局,供应情况好于早籼稻市场。且未来一周东北地区以晴好天气为主,水稻生产预计会有所好转,品质会有所提升,减产幅度可能好于预期。即使出现大幅减产,在国内陈稻库存处于历史高位的情况下,粳稻的供应情况要远好于早籼稻,预计对市场的影响相对有限。
优质稻价偏强优普价差拉大
今年稻谷即使减产,预计价格也难以上涨,看似稻谷减不减产与价格关系不大,其实不然,供求关系的变化还是要反映在稻谷价格的变化上。由于我国实施了最低收购价政策,而近几年稻谷产量均大于需求,每年都要通过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来稳定稻米市场。即使稻谷最低收购价经过连续大幅下调,但目前的托市价仍为普通稻谷收购价的相对高价。
如果没有最低收购价政策,由市场自发来调节,在连年丰收的情况下,我国稻米价格肯定比现在要低得多。而在最低收购价保护下,虽然国内稻谷产大于需,但价格依然保持相对稳定,导致稻谷每年仍在丰收。今年即使减产,由于仍呈产大于需局面,加上庞大的陈稻库存和进口大米,从供求关系角度看,当前依然找不到支撑普通稻米实质性上涨的理由。当然,减产对新稻开秤价格的提升会有帮助,特别是黑龙江稻谷的开秤价格同比可能有一定提高,托市收购量也将继续缩减,有利于稻谷供给侧改革的推进。
虽然普通稻市场预计难有表现机会,但优质稻市场可能会走出相对独立的上扬行情。优质稻收购价格一般要高于托市价,受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相对较小,基本上能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优质米的需求仍在逐年增加。如果今年优质稻产量因低温阴雨天气和台风影响下降,在优质大米需求强劲的推动下,预计价格上涨的可能性较大。优质稻与普通稻的价差预计会进一步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