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 |
市场存量偏大,早稻持续下行 时间:2014-10-30 来源:本站 一、近期稻米市场行情回顾 近期农户出售早稻热情开始高涨,早稻收购高峰随之而来。由于后期早稻收购力量将减弱,需求面临下降,加之进口大米对早籼米的冲击较大,后期早稻市场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二、近期国内稻米市场关注热点 1、市场存量较大,价格上行艰难 由于今年的早籼稻托市收购价每斤较上年上涨0.03元,因此,预计今年早籼稻托市收购量可能会超过去年。目前早籼稻两年累计托市收购量将达1100多万吨,加上地方储备的早籼稻水平也达1000多万吨,国内早籼稻的库存量将达国内早籼稻产量的2/3左右。 若这种情况不发生改变,预计两年后国内早籼稻的库存量将与国内早籼稻产量接近甚至超过。如此高的库存对国内早籼稻市场来说犹如一个巨大的“堰塞湖”,对其后期走势将构成较大的压力。同时,急剧增加的早籼稻托市收购量,也将对国内本已紧张的仓容带来更大的挑战。 2、临储籼稻规模较大,短期内难以消化 由于早稻市场供应较为充足,价格也相对较弱,临储早稻的拍卖也较为低迷。5月下旬临储早稻开拍以来,截至8月15日已累计投放81.8万吨,成交9.2万吨左右,成交率11.2%,7月下旬以来更是多次流拍,临储早稻库存消化缓慢。 由于今年早籼稻托市收购规模仍将较大,后期如何消化临储早籼稻库存可能成为粮食部门面临的一大问题。临储早籼稻拍卖成交低迷的主要原因在于早籼稻市场预期不佳,行情较弱。而这种现象的产生又主要由早籼稻需求不足,大米进口冲击等相关因素拖累。短期内疲弱需求影响将依旧,早稻市场短期内难有较大改观。 3、进口大米冲击依旧偏大 国内进口大米主要为低端米,主要用途是替代国内大米作为制作味精、淀粉、啤酒和米粉的原料,而这些被替代的工业用大米基本上是早稻。由于进口大米数量逐年递增,其对国内早稻冲击力度较大。海关数据显示,上半年越南出口到我国的大米达139万吨,而我国海关统计的进口越南大米为69.8万吨,可以推测出仅越南一国走私到我国的大米就约70万吨。由于价格低廉等相关因素,短期内进口大米对国内早稻市场的冲击将延续,后市早稻走势不容乐观。 三、现货市场方面: 目前随着消费的提振,国内粳稻及大米市场终端消费逐步好转,市场报价有所提升。其中哈尔滨地区长粒水稻收购价格1.56元-1.57元/斤,五常稻花香水稻收购价格1.90元-1.91元/斤,延寿长粒水稻收购价格1.55元-1.56元/斤,长粒大米出厂价格 2.35元-2.36元/斤,方正长粒水稻收购价格1.54元-1.55元/斤,大米出厂价格2.30元-2.31元/斤。齐齐哈尔周边地区稻米加工企业圆粒水稻收购价格1.51元-1.52元/斤,大米出厂价格2.13元-2.14元/斤。佳木斯周边地区稻米加工企业收购圆粒水稻价格1.51元-1.52元/斤,圆粒大米出厂价格2.13元-2.14元/斤,长粒水稻收购价格1.53元-1.54元/斤,长粒大米出厂价格2.35元-2.36 元/斤。绥化地区稻米加工企业圆粒水稻收购价格 1.50元-1.51元/斤,圆粒米出厂价格2.14元-2.15元/斤,长粒水稻收购价格1.59元-1.60元/斤,长粒大米出厂价格2.44元-2.45元/斤。 四、后市展望 总的来看,国内早稻市场将延续弱势,继续探底,相比较国内粳稻市场随着终端大米消费的提振,后期将有望走强,稻米市场中品种分化状况将进一步延续。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