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 |
美豆基金净持仓重归空头,最近问题要句号还是问号? 时间:2019-12-05 来源:中国汇易网 现阶段,美豆市场依然围绕中美贸易磋商消息面波动,由于谈判久谈未果,且不断有不利消息传出,因而一度拖累盘面跌至9月份以来新低,昨日市场预期中美两国将在未来几周内达成贸易协议,又推动盘面收涨0.8%并创下11月7日以来最大百分比涨幅。这意味着12月15日之前市场对于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签订与否的关注度可能会超过基本面。本年度屡屡遭挫折的美豆迄今还未能如往年一样完成收割,而烘干成本的高企以及所售大豆质量问题都在削减中西部农民的收益率,这也可从侧面理解美豆内陆基差的持续强劲。下周二(12月10日)美国农业部将发布月度供需数据,美豆净持仓也重返净空状态,而南美作物生长天气也暂时没有炒作空间,当然一系列重要事件的时间节点不断逼近,很难判断是该划句号还是划问号,也加剧各方规避风险的情绪。
中美贸易磋商始终处于一波三折,消息面的信号传递也令市场陷入混乱。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北约峰会时对记者称,可能等到2020年大选之后再和中国签署贸易协议,且达成协议没有最后期限,加重市场悲观情绪;但随后彭博最新报告又称,尽管双方存在来自于地缘政治的紧张关系,但两国正就将在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削减的关税金额达成共识。但对于贸易谈判的落实情况的不确定性担忧,加之美豆收获压力的体现,美豆基金持仓于11月21日多翻空以来,净空持仓迅速扩大,截至12月2日美豆净空持仓达到6.3656万手,基金仍在等待中美贸易磋商对于第一阶段协议的落实情况,12月15日将是一个重要的事件时间节点。
![]()
另一方面美豆收割基本完成,截至12月1日当周收割率96%,这也是2019年最后一份大豆收割报告(虽然因收割延迟而推迟一周),美豆单产和产量基本定型;但在刚遭遇风雪的中西部北部产区如北达科它、密歇根和威斯康星州,收割率远落后于平均。而在这个令人沮丧的收获季节中,相对瞩目的亮点或许就是基差。据私人分析师统计,自10月份的第3周起,美豆内陆基差爬出低谷,超过了同期五年平均水平,之后大豆基差一路走高,这通常是大豆在收割季的季节性表现,因为出口销售的推进,但今年则不然。
![]()
从10月到11月,全美大豆内陆平均基差一直呈“后起之秀”姿态,然而,在强劲的基差掩盖下,许多农民需承担较高的烘干成本(见汇易视点《秋季墒情过度、丙烷需求恶化,美国豆农担忧明年春播形势》),因美国中西部持续降温(冬季降雪)、潮湿的田间条件、作物收获的普遍滞后以及牲畜取暖季节的来临,造成丙烷供应恶化,还有不少农民所售大豆因质量问题而收购价打折,从而削减了他们的最终价格和年终利润。
根据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的最新数据,按通胀因素调整后的2019年美元汇率,预计农业净收入将比2018年增加70亿美元(8.2%)。如果以通货膨胀调整后的价格实现,2019年的农业净收入将比2013年的1366亿美元的峰值低32.3%,但比2000-18年的901亿美元的平均水平高2.8%。其中政府直接农业付款增加88亿美元达到224亿美元,这是由于市场促进计划的预期付款增加;但另一方面,用于衡量在偿还12个月内到期债务后可用于支付运营费用现金量的营运资金,与2018年相比则下降了12.5%(下方图片来源:USDA)。
![]()
而南美天气方面暂时保持有利,需要关注的是巴西大豆种植进度重新开始落后,目前新作播种完成近90%,而去年同期为93%,五年均值为85%,头号主产州的大豆播种工作基本完成,拖后腿的主要是南部诸州,虽然目前墒情尚可,但近期的干旱也不得不留意,而北部产区一直雨水欠佳,明年1月份大面积收获几乎没有可能,二月份能否满足中国的装船需求也一直是个问号。去年2月巴西对中国大豆装运量为665.1万吨,2018-2019年为556.5万吨。据报道,中国已采购300万吨并在2月底装船,如果收获延误,这些库存很容易推迟到3月装运。
所以对于美豆而言,这个收获季节如去年同期一样不太平静,中美经贸磋商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各时间节点事件将对市场产生的冲击,在包括各阶段不断注入的季节性影响因素,都使得行情的波动风险一如既往。中国仍在积极采购巴西新作,再加上可能于明年2-3月间释放的临储库存,这意味着美豆出口销售窗口越发收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