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 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交易所公告
杂粮

人造肉的本质是大豆,长时间吃人造肉而不吃动物肉,会营养不良吗?

时间:2020-07-28 来源:三体使者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18年的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全球猪肉消费总量达到了11058.8吨,比前一年稍微有所增长。这一数据随着人口数量的逐年增加也在不断增长,而且这仅仅是对于猪肉消费量的统计,还未包括西方国家青睐的牛肉、鸡肉和羊肉等,可见全球每年消耗的肉类数量多么庞大。

尽管人类日益上涨的肉类消费需求并没有导致供应链的短缺,但越来越多的环保人士呼吁发展人造肉来减轻食用动物的负担。据报道,国外著名的人造肉研发公司Beyond Meat将与阿里旗下的盒马合作在中国大陆推出第一批进入商超的“人造肉”。

目前由Beyond Meat制造的人造速冻肉已于7月4日在上海首发,接下来将陆续在北京、杭州等城市的商超中上架。人造肉进入商超的消息一时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关注,大家都想知道到底什么是人造肉?长期食用是否会引起健康问题?

什么是人造肉?

由于平时看到关于人造肉的消息都称这种肉的原料是大豆,因此将人造肉与大豆制品划等号。实际上并非如此,人造肉有两类,一类确实是大豆蛋白肉,另一类则是利用动物干细胞造出来的肉,这种肉和动物身上的肉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相比起后一种人造肉,利用大豆蛋白制成的人造肉似乎更受消费者的欢迎。从科幻作家拉斯韦兹在他的科幻小说《双星记》中首次提到人造肉开始,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人类已经能够造出口味与天然肉品十分接近且营养成分相似甚至更优的人造肉。但即使如此,不少国家的消费者对人造肉还保持观望。

对于人造肉,科学界存在不同的声音

人造肉是科学界的产品,它的出现自然会招致科学界不同的声音。支持人造肉的科学家表示,无论是哪一类人造肉,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食用动物的依赖,从而减轻生态环境的负担。而反对人造肉的科学家则认为,人造肉的出现并没有减轻人类对肉类消费的情况,人们甚至会认为人造肉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从而导致肉类消费继续攀升。

除此之外,反对的声音中也有人将人造肉的口感、安全性等作为反对理由,由此看来人造肉要在全球建立市场还需要克服很多问题。

人造肉在未来是否有可能替代天然肉品?

笔者认为,在未来十年里,就算人造肉技术发展到相当成熟的程度,它也无法替代天然肉品,原因有多种。首先,人造肉的兴起一定会造成天然肉的减少,这会对一些以农业为主要收入的地区遭受冲击,很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引起新的经济变革。

其次,公众对人造肉的了解并不多,再加上商家根本无法公开人造肉的全部制作过程,这就导致了公众无法对人造肉建立起信任。发展人造肉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固然是好事,但要推广开来还需要对公众进行相关知识科普,同时提高人造肉的制作技术和安全性。

参考资料:环球网 文章 《国际食品巨头牵手盒马 “人造肉”进入中国商超》

版权所有:哈尔滨谷物交易所 黑ICP备11006394号-1
哈尔滨谷物交易所客户信息交流群:90760821 1914658765
公司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三路800号2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