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从种植到销售,从加工到摆上餐桌 优质小麦串起产业增收“链” 时间:2020-06-05 来源:河南日报 烈日炎炎,辉县市冀屯镇五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里,机声隆隆,收割机割台一阵“吞咽”,留下后面整齐的麦茬。“满载而归”的收割机正“吐”出金黄的麦子,该合作社负责人孙国永抬头看着倾泻而下的麦子,抓起几粒放进嘴中嚼了嚼说:“今年这麦子真好啊。” 进入麦收时间,合作社大面积收获也即将开始,顶着烈日、汗流浃背,依然掩盖不住丰收的喜悦,打下新麦啦!在孙国永眼里,新麦有两层意思,一是今年新收获的麦子,即将入仓,二是合作社流转的近1000亩、托管的近4000亩,冀屯镇及周边约4万亩土地,收获的都是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种优质麦、产优质粮,能卖高价,每年小麦丰收季,孙国永和当地的种植户一样,都体会到增收的喜悦。
早在半个月前,孙国永就已经开始腾仓准备收粮了,合作社的11个仓库、2万多吨仓容,除了收储自己的小麦,还会大量收购农民的粮食。按往年的经验,仓容肯定不够,合作社必须边收边卖。 “种麦是一回事儿,收麦是一回事儿,卖麦又是一回事儿。”多年的经验,让孙国永把种、收、卖看得很清楚:优质小麦要连片种植成规模,专收专储是优质优价的必要条件,至于为什么突出“专”字,他介绍说,这是多年来市场倒推,尤其是加工企业“倒逼”的结果。如今,合作社已与多家小麦加工企业达成协议,大量收购优质小麦。为此,合作社采用流转、托管、订单带动等多种形式,为种植户提供种子和全程技术指导,并以保底价每斤1.2元收购。 普通小麦变优质小麦,农民收益怎么提高?延津县石婆固镇河南金粒小麦合作社的种植基地里,正值收获的1.28万亩优质小麦给出了答案,据该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该基地种植的都是优质强筋小麦“郑麦158”,在种植环节,合作社提供统一的农机农技农资服务,每亩可节省成本50多元,而在销售阶段,因为订单加高价收购,每公斤比普通小麦高出0.2元左右,农民收益看得见、摸得着。 今年,延津县103万亩耕地,优质小麦占比超过一半,优质小麦对农民吸引力十足,但种什么好、怎么种好?位于延津县僧固乡东史固村的豫粮集团冬麦科研农场,新麦26、郑麦366、丰德存麦24等一系列20多个优质小麦品种在这里展示,我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团队从品种试验、肥料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展开攻关,探索适合当地的高效种植方式和模式,教农民种好优质麦。 颗粒归仓,优麦进厂。在延津县克明面业加工车间内,流水线上优质小麦“变身”各种食品,根据用途不同,面粉的种类“五花八门”,更能够匹配厨房、搭配餐桌,而传统的挂面,则被细分为鸡蛋挂面、杂粮挂面、高钙挂面等几十种。克明面业旗下品牌五谷道场副总经理王海晖介绍说,延津县大量的优质小麦为企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原材料来源,在这里生产,省去了面粉装袋和运输等成本,每吨便可节省100元成本。 闻着麦香,克明面业、鲁花集团、豫粮集团等重磅龙头企业纷纷入驻产业园,国酒茅台也在延津合作联建有机和绿色原料基地。鲁花集团投资的延津食品产业园,今年建成后,可年产高档专用粉、市场粉、功能粉50万吨,各类挂面15万吨。迎着麦香,延津县的加工企业再也不用“守着粮仓买洋粮”,无需进口,延津县本地的优质小麦就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从播种、生长,再到收获、入仓,直至进入生产线、摆上餐桌,一粒优质麦,串起来育种、栽培、收储、加工各个环节。新麦子收获,优质麦加工的优质“粮”,也即将进厨房、上餐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