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2019年产粮源将入列 小麦拍卖市场心理预期趋稳 时间:2020-05-28 来源:粮油市场报 5月20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关于调整部分品种国家政策性粮食销售底价的通知》显示,自2020年6月1日起,2014年至2019年产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底价为2290元/吨,底价为国标三等仓内交货价,相邻等级价差40元/吨。此次主要明确了2019年产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底价,这将很大程度上保障小麦市场供给,影响市场主体心理预期。
国内小麦产量大于需求
近年来,国内小麦种植结构、区域布局以及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态势进一步增强。国内小麦种植面积稳中略减,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增加。由于国内小麦产量大于需求量,导致年度库存数量趋于增加,尤其是政策性小麦库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夏粮小麦产量13106万吨,比2018年增加266.7万吨,增长2.1%。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9/2020年度全国小麦供求结余量为159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1059万吨。
截至5月下旬,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数量8731万吨,同比增加1576万吨。其中,2014年至2016年产4235万吨,2017年产2104万吨,2018年产157万吨,2019年产2227万吨。从国家临储小麦库存分布情况来看,江苏1613万吨,同比增加247万吨;安徽1976万吨,同比增加378万吨;河南3976万吨,同比增加647万吨。
海关数据显示,1月至3月国内累计进口小麦127万吨,同比增加23.1%。后期国内面临的小麦进口压力较大,性价比优势较为明显的进口小麦将挤压面粉企业加工国产小麦需求。
今年夏粮收购形势复杂
2019年5月下旬,国内主产区新麦自南至北陆续收获上市流通,持粮主体惜售、储备粮阶段性轮入及主产区相继启动小麦托市收购,提振新麦收购价格呈现高开态势。2019年国内主产区大范围启动小麦托市收购,其中,安徽自6月5日率先启动,江苏自6月12日启动。
据统计,截至2019年9月30日,国内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数量7076.2万吨,同比增加2061万吨。其中,小麦托市收购量2227万吨,同比增加1992万吨。由于2019年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量明显高于后期国家临储小麦成交量,这意味着今年国内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面临的仓容压力较大。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20年国内小麦产量为1.34亿吨,较上年增长0.3%;美国农业部预计中国2020/2021年度小麦产量为1.35亿吨。
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今年夏季粮油生产形势较好,有望获得好收成,预计产量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今年国内主产区夏粮收购形势较往年较为复杂,供需格局与心理预期之间所形成的博弈将较激烈。一方面,国内陈麦结转库存数量高企,尤其是政策性小麦库存数量,加之小麦进口压力大所形成的国产小麦需求冲击,对2020年小麦市场价格形成利空;另一方面,国内玉米及稻谷市场价格高企,对小麦所形成的替代效应、比价效应,提振2020年小麦市场价格,售粮主体心理价格预期较高,则很大程度上影响其销售节奏,进而对流通市场麦市阶段性供需格局产生影响。
政策市与市场市将并存
国内政策对主产区2020年小麦市场价格走势“双刃剑”的作用凸显。一方面,托市收购价对2020年小麦市场价格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限量收购及有效仓容不足等因素制约新麦市场价格顶部。国内主产区2020年小麦产量和质量情况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主体购销心理以及麦价运行空间。
今年夏粮收购政策麦价维稳意图明显,主产区新麦收购价整体或围绕托市收购价区间波动(托市收购价与国家临储小麦拍卖价),市场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的概率较低。但考虑到内在品质较高的优质品种需求较为旺盛,其价格将更加趋向于市场化。
预计今年国内主产区小麦收购政策市与市场市将并存,区域间仓容、需求以及小麦品质不同,或将导致小麦跨区域流通。有效仓容不足或将制约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进度和力度。
贸易商宜抓阶段性机会
今年国内主产区夏粮收购形势将较复杂,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仍将启动,但启动时点及范围需密切关注2020年小麦产量、质量及市场主体之间的购销博弈。建议粮食贸易商密切关注主产区新麦收获上市量、品质及收购进度,抢抓阶段性市场机会,加强收购环节管理及质量管控。
建议粮食贸易商充分做好主产区小麦市场调研,尤其是市场需求较为旺盛的优质品种,以托市收购价为参考,密切关注主产区新麦收获上市量、品质以及收购进度,抢抓阶段性市场机会,加强收购环节管理以及质量管控;提高市场行情研判能力,以对后市麦价预期走势来规划夏粮收购经营;充分了解面粉加工企业产品线调整以及开工情况,根据其加工所需粮源结构以及数量,合理安排小麦供货计划;与有规模的新型生产主体建立战略合作,压缩小麦流通环节,降低成本以及提高粮源质量;充分借助有影响力的粮食交易平台价格发现机制以及市场研判优势,开展市场经营计划;加强与粮油检测机构合作力度,通过内在品质检测发现质优品种,充分发挥其价值,让其流通到适合的需求方。
针对普通小麦需求量大但价格空间小的情况,粮食贸易商应加大成本控制,降低贸易利润空间,提高流通效率,以“量”增利,从部分普通品种中挖掘内在品质较高的小麦实现增值;优质小麦品质要求高但价格空间大,粮食贸易商应紧抓市场供需矛盾较为明显的优质品种,在优势产区严格质量要求,适当建立战略性库存,以时间换取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