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新冠疫情危及全球,豆类市场或难幸免 时间:2020-03-09 来源:粮油市场报 中国已经迎来疫情拐点,而日本和韩国仍处于疫情上升期,如果日韩疫情控制措施不力,将会严重影响到两国国内经济,进而影响其国内消费和进口需求,对美国大豆出口需求产生不利影响。
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中国以外地区成最大隐忧,韩国、日本、意大利、伊朗疫情较为严重。随着海外疫情的不断升级,对全球主要农产品豆类市场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日韩进口美豆需求或将下滑
美国农业部展望论坛预计,美国今年春季大豆种植面积为8500万英亩,高于2019年的7610万英亩,增幅12%;美国玉米种植面积预计为9400万英亩,高于去年的8970万英亩,增幅4.8%。若USDA对玉米种植面积预估实现,将是2016以来最高水平。
如果美国政府疫情防控措施升级,演变为各行业停工停产,美国国内的大豆压榨和出口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海外疫情较为严重的日本、韩国等地区的进口需求存在下滑担忧。随之可能产生的大豆压榨显著放缓,出口受到物流运输影响,都将增加近月美豆期价的下行压力。
截至2月20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总量为59.8万吨,其中出口到中国的数量为68684吨,出口到日本的数量为56732吨,出口到韩国的数量为60264吨。可见,日本、韩国对美国大豆的需求与中国不相上下,当前日本和韩国对美国大豆的进口需求占到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20%。
当前市场环境大不相同的是,中国已经迎来疫情拐点,而日本和韩国仍处于疫情上升期,如果疫情控制措施不力,将会严重影响到两国国内经济,进而影响其国内消费和进口需求,对美国大豆出口需求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中国已经与美国签订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国市场对美国大豆的进口需求将受到关税免除的提振而出现增长,虽然国内市场同样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对美国大豆的进口增速也将面临放缓的可能性,但绝对进口数量的增长仍是确定的。日本、韩国对美国大豆的进口需求下滑能否被中国市场的需求增长所抵消将影响美国大豆的总体出口前景。
美豆出口面临南美竞争压力
美国大豆出口还将持续面临来自南美大豆出口的竞争压力。巴西农业部下属的国家商品供应公司称,2020年2月份巴西可能出口900万吨大豆,同比激增80%,因为收获步伐加快且雷亚尔汇率疲软。头号大豆产区马托格罗索州农户已经销售了68%的2019/2020年度大豆,创5年同期最高,也远远高于上年同期及5年平均进度54%。
潮湿天气以及港口工人罢工等问题导致装运 延迟,巴西出口商称,有信心在2月份装出600万吨大豆,而去年2月巴西大豆装运量达到创纪录的640.2万吨。
阿根廷大豆出口受到关税的影响。2019年12月14日,阿根廷新政府上任伊始就将大豆及制成品出口关税从之前的25%上调到30%,随后于12月21日批准了一项法案,允许大豆及制成品关税提高到33%。
受此影响,即便是从3月2日开始,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的27.5%的关税被排除,4月船期的美国大豆进口完税成本为3164元/吨,仍然高于巴西大豆的进口完税成本3089元/吨,也高于阿根廷5月船期的进口大豆完税成本3023元/吨。因此,即便中国排除进口美国大豆加征的关税,美豆的进口成本也将高于巴西和阿根廷。
南美大豆产量一再上调,巴西大豆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可以满足中国市场所需,但在南美市场经济下滑的背景下,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持续显现,南美大豆排船期较长,罢工隐患增加,均会影响南美大豆的出口节奏。
美豆期价上行空间或受制约
假设在南北美大豆出口正常的背景下,在美国市场终于迎来对华大豆出口免征额外关税的利好之后,又将面临来自南美市场的大豆出口竞争压力,美豆虽然在价格上没有优势,但由于运距较短,目前来看还是吸引了部分油厂(尤其是有近月需求)的采购,但未来美豆出口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从而制约美豆期价的上行空间,短期压力在900美分/蒲式耳一线。
随着海外疫情的升级,对国内豆类市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供应层面,尤其是大豆进口依存度80%以上,进口大豆的采购成本和到港节奏将决定国内大豆市场的供应总量和产成品价格。由于国内大豆油厂的压榨用途主要是国内消费,按照当前港口大豆库存不足650万吨的水平,以及3月至4月累计到港不足1100万吨的数量来看,在国内油厂开工率逐渐恢复的背景下,能够满足国内市场近3个月的压榨量。按照市场最悲观的预期测算,如果海外疫情在5月份之前得不到有效控制,大豆进口受到影响,国内油厂将从6月份开始面临豆源紧缺的局面。
因此,远期豆类价格将继续受益于供应收紧的忧虑支撑而存在风险升水,近期豆类价格仍将面临油厂开工率不断攀升后带来的豆粕和豆油产出增加,随之可能带来的供应压力增加风险,豆油的供应压力大于豆粕,同时受疫情影响,豆油需求将显著下滑,豆粕需求稳中有涨,令豆油市场供需格局较豆粕宽松,豆油价格将显著弱于豆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