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 |
令人困惑的生长季和贸易战之后,美国农业部一月报告的意义何在? 时间:2020-01-10 来源:中国汇易网 本周五(北京时间1月11日凌晨),美国农业部将公布一月农产品供需报告,在任何一年中,这份传统“定产”报告对于行业而言都是一件大事,但是在经历了一个非常令人困惑的作物生长季以及对于今年美豆库存消化节奏的疑问之后,这份报告可能会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也有交易商担心(就像夏季报告一样)对于中美贸易预期过于乐观,因而会对于该报告发布的最终数据感到失望。2019/20年度美豆播种收获面积和产量预估向下调整,而考虑到中美之间可能达成的贸易协议,预计更高的需求变动也将合理,但由于报告发布在前、协议签署在后,再加上南美大豆出口保持竞争优势,因而美国农业部或不会在本月报告中考虑中国需求的明显增长,而美豆要实现最终出口目标,也仍需要在后续出口数据中一步步体现支撑,但报告仍将体现结转库存收紧预期。周四美豆收盘下跌,因投资者在USDA供需报告前轧平头寸,有利的天气状况也提振南美作物前景。
市场在等待本周五(1月10日)美国农业部农产品供需报告(WASDE)的出台,历年1月份的WASDE通常都被认为是该季节的美国农产品终产报告,而在结合了上一年度的最终供需数据之后,商品分析师可以调整自己的平衡表并开始预估下一个季度的供需平衡。下面这张图显示了发布WASDE报告的日期各种商品平均价格变化与每月非WASDE天数的比率,图上可见到目前为止,历年1月份的WASDE对市场的影响最大,因为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的作物关键生长季节切换之间,一月份的国际市场通常缺乏实质性的基本面交易消息,而1月份的WASDE报告则包含了作物产量、谷物油籽库存等等,因而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
![]()
每年的美国大豆包括玉米的生产、消费和出口数据几乎总是在12月至次年1月之间进行修订,而在今年报告中,鉴于2019年春季美国中西部普遍发生的洪灾及播种延迟、弃耕,因而市场特别关注收割面积数据的修正,但问题在于美国中西部北部产区收获延迟造成仍有一部分作物滞留在田间且水分含量过高并难以达到成熟水平,这也就使得2019/20年度的最终定产数据面临持续延后的可能性,但较之于玉米,大豆的优势则是截至12月1日,收获率已经达到96%。而美国农业部也不太可能在与中国签署第一阶段协议之前就将大规模出口预计考虑在内。
![]()
目前市场机构平均预估美豆产量将较2019年12月报告下调3800万蒲至35.12亿蒲(上年度为44.28亿蒲),预计收获面积减少16.4万英亩至7546.2万英亩,单产则平均下降0.3蒲/英亩至46.6蒲/英亩,年度结转库存较12月报告略微下调0.51亿蒲至4.24亿蒲,截至12月1日的大豆库存则平均预估为31.86亿蒲。市场对潜在看涨意外的避险情绪有所增强。
![]()
而将视线越过本月美国农业部的供需报告,市场聚焦1月13-16日中美贸易磋商第一阶段协议的签署进程,这将塑造影响价格走势的投机基金的判断基调,也将进一步影响市场需求,一切都将发生在这个“彩色的伞”之下。分析师和基金经理必须看到美豆出口需求的实质性改善,但美国分析人士仍警告市场,即使达成协议,波动性仍将在2020年继续发挥作用,这也包括2020年的全球大豆生产国的播种形势,而巴西大豆依然是美豆2020年最大的竞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