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黑龙江临储大豆连续两周流拍,美国大豆要来了? 时间:2019-07-26 来源:第一财经 7月22日,国家临时存储大豆第六次拍卖,大豆成交率只有2.68%,成交价3000元/吨。其中,内蒙古计划拍卖64910吨,实际成交量为3757吨,成交率为5.78%;黑龙江省计划拍卖74809吨大豆,实际成交量为0。
这意味着黑龙江省连续两周遭遇临储大豆流拍。7月15日,国家临时存储大豆第五次拍卖,大豆成交率只有1.16%。其中,内蒙古临储大豆成交率为2.46%,黑龙江省实际成交量为0。
尽管国家临储大豆拍卖成交率一直不高,但黑省连续两周流拍,2019年临储大豆拍卖进行至第六周,成交率回落到5%上下。企业拍卖意愿不足的背后是企业对国内大豆产量增加,以及后期大豆进口量增加的预期。
据统计,2018年国家临储大豆,经过20周,累计投放523.9万吨,实际成交量200.7万吨,平均成交率38.31%。而2017年的临储大豆开拍,经过15周的投放,累计投放量为685.1万吨,实际成交量186.5万吨,平均成交率27.21%。需要说明的是,拍卖的临储大豆主要流向压榨企业,用于生产豆油及豆粕。如果拍卖的大豆存储时间较短、质量好,可能也会有食品企业参与拍卖。由于近几年拍卖的大豆仓储时间较长,均为定向压榨企业参与拍卖。比如,2018年投放的国家临储大豆,主要是2013年生产的。在拍卖成交的200.7万吨大豆中,2013年产的大豆为198万吨,占比大豆98.65%,2012年产的大豆只有2.7万吨,占比为1.35%。目前,2019年拍卖的临储大豆,亦为2013年生产。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临储大豆拍卖成交情况与大豆当时的供需情况及企业对未来的预期有关。大豆供应紧张,未来仍偏紧或者产品价格上涨预期强烈时候,拍卖成交率就会高。他说,临储拍卖的大豆,主要是国产大豆。由于仓储时间过长,出油率低,且蛋白质量受到影响,其加工豆粕的蛋白,可能不能再用于食品行业,影响豆粕价格,导致参与拍卖的企业认为当前拍卖价格过高,不值得购买。
事实上,要解释黑龙江省临储大豆的流拍,需要将之置于非洲猪瘟和全球大豆贸易的背景下。
黑龙江临储大豆的流拍,主要源于拍卖大豆集中在东北及内蒙地区,而东北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去产能幅度位居全国前列,对饲料豆粕的需求降幅很大。再加上饲料工业协会发布新的猪、鸡饲料团体标准,推广低蛋白日粮配方,豆粕需求也随之放缓。
从国际贸易来看,随着中美贸易关系的缓和,市场预期后期大量美豆进口。进口大豆绝大部分为来自美洲大陆的转基因大豆,价格较国产大豆低,出油率高,用于压榨生产豆油及豆粕,且其豆粕蛋白含量高于国产大豆。而国产大豆为非转基因品种,生产成本较高,主要用于食品行业。此外,随着中国启动大豆振兴计划,大豆的种植面积增加,预计今年大豆种植面积有望增加10%~15%,大豆产量重新回升至1500万吨左右水平。
从未来需求面来看,饲料需求分化格局仍在持续。上海汇易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咨询师李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虽然生猪存栏有望于今年三季度恢复,禽类需求在走出7~8月短暂疲软期后也将逐步恢复,但禽料能在8月份带来多少贡献并抵消豆粕需求断崖式的下跌幅度,还有待观察。
伴随着7~8月进口大豆的集中到港,以及油厂短期停机,后期开机率恢复是大概率事件。从当前8月份油厂大豆压榨计划来看,较7月份的豆粕增量可能要超过目前豆粕需求的季节性增量,因而豆粕库存预期继续升高,市场因此将继续承压。
李强分析,伴随着市场预期的基本面背景转为国内厂商恢复美豆采购,国内豆粕增库存所带来的压力可能会再次超过前期;尤其是现阶段猪饲料前景暂不乐观,而肉禽/蛋禽料及水产料需求预期增加的补缺效果也并不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