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 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交易所公告
国内版

债务规模上升有必然性和合理性 经济企稳后债市会变

时间:2019-01-24 来源:本站

  影响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最主要的因素是去杠杆政策。2019年中国经济的走向,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去杠杆政策是不是能够得以调整。全球贸易摩擦,无论是去年还是今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多是在心理层面,从宏观数据看,其实际影响远远不及去杠杆政策。

  我们需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去杠杆政策会如何发展?第二,今年宏观经济的形势会怎样?我们基于对去杠杆政策的分析,预判一下今年的宏观经济以及资产价格的走向。

  债务规模上升有必然性和合理性

  一个基本事实是中国仍然是高储蓄率国家,储蓄率到现在为止仍然超过40%,而中国以外的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储蓄率就20%多一点。也就是说,中国的储蓄率是其他国家地区的平均水平的2倍。

  储蓄要向国内投资转化,转化途径就是融资。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的组成:大头是银行信贷,包括传统信贷、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其次是债券融资,现在债券融资包含地方政府专项债;最后还有股票融资,占整个社融比重不超过5%。所以很明显,中国融资结构是债权型融资方式为主导,随着储蓄向投资转化,债务会越来越多,所以杠杆上升有必然性,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从国民经济核算来看,国内储蓄有两个用途,一个是转化为国内投资,另一个是借给外国人,借给别人表现为经常账户的顺差。但在次贷危机之后,我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显著收缩,外需不断走弱。由于美国加杠杆,我们需要国内储蓄更多地转化为国内投资。所以次贷危机之后,中国非金融部门总债务占GDP比重增速加快,更多的储蓄需要在国内吸收消化掉,债务自然上升得更多更快。

  现在中国非金融部门总债务占GDP的比重大概在250%,比新兴市场国家均值高一点,仍低于发达国家的均值。从跨国债务比较来看,中国的债务处于全球各个国家的中游水平。更重要的是,评估中国债务规模的合理性,必须考虑到中国高储蓄率的情况。

  削减债务的根本措施就是增加消费——中国债务产生的核心原因是储蓄多,而储蓄是收入减去消费,如果消费增加,储蓄就减少,杠杆率也会下降。改革开放以来,人均收入水平快速地上升,但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明显地下降,到现在为止,已经低于全球均值近两个标准差。消费低,储蓄自然就高,所以要真正降低债务,最根本的办法是推进转型,让消费多起来。

  但是,要增加居民消费,前提是增加居民收入,在不增加居民收入的前提下想增加居民消费,就只能让居民加杠杆。从理论上讲,增加居民收入很简单,把更多收入导向居民部门,也就是还富于民,例如大规模减税,让利于民;让能够产生收入的资本更多地到居民手里去。但在可预见的未来,收入分配制度很难在短期内进行大幅度的调整,这就导致居民消费很难扩大,储蓄占GDP比重仍然会处于高位,债务累计就有它的必然性。

  “生产型投资”与“消费型投资”

  在长期面临高储蓄的情况下,我们主要让国内投资吸收储蓄。当前中国国内投资分几块:基建大概占四分之一,房地产大概占四分之一,制造业大概占三分之一,还有其他投资五分之一。

  投资又可以归为两类:制造业投资可以理解为“生产型投资”,投下去很快变成产能,产能会越搞越大。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可以理解为“消费型投资”,投下去不会带来产能的迅速扩张,反倒有助于提高公共和个人的消费水平。在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仍然比较低的情况下,消费不能扩张,生产型投资空间又不大,通过消费型投资拉动总需求、稳定经济增长有其合理性的。虽然很多人不喜欢房地产,不喜欢基建,但这两类投资确实是经济增长很重要的依靠。

  基建投资带动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所以,去杠杆政策的重要措施是抑制地方政府债务过快地增长,对地方政府融资进行紧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基建投融资主体,从2017年开始,其债券发行量大幅下滑,融资明显受到挤压。同时,从2017年初开始,房地产调控强化,房地产获得的开发贷款增速在2018年明显走低。

  除此之外,2017年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我们推进了金融强监管政策,有效解决了影子银行的扩张问题。社融可以分解成两块:传统银行信贷和非标准的融资或者叫影子银行融资。非标融资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票据融资之类,有很多风险,所以是防风险的重点。目前非标融资收缩得很厉害。当然,非标融资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非标融资的收缩,也限制了某些民营企业投放融资的渠道。

  去杠杆政策正在经历调整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成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决定了金融市场或者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状况;第二个环节是广义货币的派生,主要通过社融完成,这个环节决定了广义货币的多少,以及实体经济流动性的状况。

  当前金融市场流动性泛滥,而实体经济融资难,形成了并存的格局。虽然央行可以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比如去年到今年,央行的货币政策其实相当宽松,多次降准,但增加基础货币并不代表广义货币派生能够相应增长。目前社融增长很大程度上被抑制,货币政策传导不到实体经济去,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也明显下滑。PPI同比增速在去年12月已经降到1%以下,有负增长的可能。

  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我们希望通过去杠杆政策,以经济减速的代价改善经济结构。但经济结构改善并不显著。民营企业相对地方国企和央企的信用利差还在拉大,已经处在了历史高位。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去杠杆政策的执行,国有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大幅度下降,成效显著。但民营企业资产负债率明显上升,上升幅度大于国有企业下降的幅度。

  应该说,过去两年比较严厉的去杠杆政策,正面作用突出,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主要问题是民营企业融资难、民企杠杆率上升,这可能推升全社会杠杆率。

  现在去杠杆政策需要调整,也正在被调整,从去杠杆到稳杠杆,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路径,消除实体经济融资难的状况,从而带来经济增长的企稳。

  2019年,全球经济景气大概率进入下行通道。所以,指望外需为中国经济带来更强拉动是不现实的。国内政策是经济能否稳定的关键。

  我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019年和2020年经济增速需要保持在6.2%以上,这样才能实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过去大量波动告诉我们,要花费重大的代价才能重建信心,如果今年GDP增速滑到6.2%以下,再要提升起来会非常难。我们预期,2019年政策会进一步调整,以稳为主,而经济增速也将企稳。

  经济增长企稳后股市债市会发生变化

  随着经济增长企稳,各类资产的走势会在2019年出现一些趋势性的变化。

  2018年开始的债券牛市基本上到下半场了,快到终点了,可能还有一点上升空间,但利率下降的空间已经收窄。现在市场利率很低,但信用利差很大。2019年既要维持一定的基建增长,又要支持民营企业融资,信用利差收窄是必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信用债配置价值比较高。

  股票市场方面,目前万得全A的市盈率处于历史低位,但历史低位不代表不能再进一步下跌,如果GDP增速进一步下滑,A股还有很大的下跌空间。但是,我们相信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坚信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动力。在这些前提之下看目前市场的估值,那就是很低的水平,有相当的吸引力。

  全球大宗商品基本看中国。我们将CRB工业原料指数和中国M1增长率进行对比可以发现,M1增长率低的时候,大宗商品基本不可能有牛市。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地清理了一批产能,也带来了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问题,客观上增加了下游的成本压力。目前,我们正在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调整需要时间。所以,无论从需求还是供给两方面分析,大宗商品进入熊市的概率是很大的。

  人民币汇率是另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市场主要是关注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和美元指数高度挂钩,美元走强则人民币要对美元贬值,美元弱则人民币升。目前美元很强,但是美国想一直一枝独秀不太可能,其金融市场已经释放出了一些警示信号,比如美股下行压力比较大。我预计,今年美国经济景气没那么强。美元已经差不多到了阶段性顶部了,开始往下走。所以,今年人民币汇率会更为稳定。

版权所有:哈尔滨谷物交易所 黑ICP备11006394号-1
哈尔滨谷物交易所客户信息交流群:90760821 1914658765
公司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三路800号2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