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 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交易所公告
国内版

托市价大幅下调 “稻强米弱”格局或变

时间:2018-07-23 来源:粮油市场报

  近年,国内大米市场频繁出现“稻强米弱”现象。理论上,大米价格应随稻谷价格变化,考虑到加工成本,大米价格应略高于稻谷价格,但稻谷价格经常与大米价格倒挂,米价涨幅低于稻价涨幅,米企利润低迷,部分小米厂经营困难,一度出现破产倒闭现象。近两年,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开始下调,尤以今年下调幅度最为明显。那么,托市价下调后,“稻强米弱”格局能否改变?

  成因:新陈掺兑低价竞争

  “稻强米弱”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引发的,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主要为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稻谷种植成本刚性上涨。托市政策自2004年开始实施,自2008年起最低收购价逐年上涨,2015年开始保持稳定。

  在托市价上涨的前几年,稻谷市场价持续处于高位,农户种植积极性提高,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我国临储库存屡创新高。

  稻谷价格形成受政策主导,市场作用减弱。

  受国内加大环保检查力度影响,化肥、农药价格均较前期上涨,且田地租赁价格居高不下,稻谷种植成本随之增加。

  “米弱”则是受下游加工企业产能过剩、米企无序竞争以及进口大米冲击、边境走私大米大量流入内地等因素影响。

  稻谷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品种,持续多年的托市收购导致市场出现“稻强米弱”格局。在国家政策保护下,稻谷市场价格持续上涨,而成品粮市场受供应增多、新陈掺兑、低价竞争等因素影响,价格上涨幅度远低于稻谷。

  怪象:新稻入库陈米入市

  我国于2016年首次下调早籼稻最低收购价,2017年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均小幅下调,2018年三大品种最低收购价大幅下调,三等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调整为每50公斤120元、126元和130元,较2017年分别下调10元、10元和20元。若按每亩1000斤的产量测算,农民种植水稻的收入将较去年减少100~200元/亩。虽然最低收购价下调,但与玉米、大豆市场改革不同,稻谷托市价格下调与生产者补贴同步进行,农户种植收益仍能得到保障。

  我国稻米市场曾一度出现新稻入库、陈米入市的现象。收储企业将每年收购的新稻谷送入粮库赚取差价,然后通过陈稻轮换拍卖等方式低价采购陈粮进行加工。市场新陈混杂,新稻谷存入储备库等待轮换,陈稻谷入市成为口粮。稻谷托市价格下调以及在等级上的新要求,既有利于米企降低加工成本,又能够保障入库稻谷质量。

  展望:改革发力格局或变

  目前,国内稻谷市场仍处于传统消费淡季,市场需求疲弱,购销清淡,加之本年度临储稻谷拍卖提早进行,市场原粮供应充足。

  临储拍卖及托市收购底价的下调,使得稻谷市场主流价格走低,“稻强”格局不再。

  虽然市场中陈米及掺兑米增多,主流米价走低,但优质米需求稳定、供应偏紧支撑其价格,且国内外大米的价差较往年缩减幅度较大,进口米冲击力度降低,“米弱”现象也有所减轻。而企业采购原粮成本较前期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企业利润。

  预计后期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大,稻谷托市价格不断调整,“稻强米弱”现象或将不再出现,我国粮食流通机制和价格机制将更加健全。

版权所有:哈尔滨谷物交易所 黑ICP备11006394号-1
哈尔滨谷物交易所客户信息交流群:90760821 1914658765
公司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三路800号2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