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2018玉米拍卖周期市场分析与操作策略 时间:2018-04-10 来源:玉米世界 2018年4月4日晚间,牵动市场心跳的临储拍卖终获石锤。为做好玉米库存消化工作,根据当前玉米市场供求状况,国家有关部门定于4月12日-13日启动国家临储玉米竞价销售,包含13年产分贷分还的9万吨玉米在内,2018年临储首次投放共699.6万吨。首批投放计划中,13年产33.8万吨、14年产658.8万吨、15年产7万吨,其中黑龙江共419.3万吨、吉林177.7万吨、辽宁29万吨、内蒙古73.6万吨。2018年临储拍卖重启,投放时间提前、批量增多,而且国家有关部门首次加入明确销售底价的通知,以及提醒交易会员注意超期存储粮质和规避交易争议问题等元素,体现了上层在政策粮尤其是陈粮去库存的决心和保证市场供给、维护粮价稳定的态度。 一、2017年玉米拍卖市场回顾 2017年5月5日拉开了2017年政策性玉米投放的序幕。基于市场流通贸易粮源紧缺、起拍定价相对偏低、加工企业及贸易主体参拍积极性高,拍卖高溢价、高成交情况持续一月时间左右。然而至2017年6月份,拍卖经历了从初期的火爆到目前理性回归的过程。一方面集中抢拍造成库点出货压力骤增;另一方面,月内拍卖总量赶超去年全年,粮源不断供给市场令玉米价格承压。6月9日当周开始,玉米拍卖成交率出现明显下滑。自5月5日至10月27日,2017年临储拍卖总计投放25周,成交量高达5751万吨,远超2016年全年2182.66万吨的成交量,临储玉米库存已从2.36亿吨,降至1.79亿吨,去库存效果显著。2017年拍卖市场对增加有效供给、稳定粮价在合理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整体玉米现货市场并未因为临储投放而出现大幅波动情况,经历了拍卖初期深加工陈化粮定向粮消耗和贸易主体抢拍,再到最后环节参与热度下降及用粮企业随用随拍,玉米行情实现了稳步过渡的过程。陈粮去库存的同时,进口原料替代得到有效控制、下游产品出口优势提升,国内玉米产业链运行得到了优化和改善。 二、2018年玉米拍卖周期市场预判 2018年拍卖供需环境对比2017年情况差异显著。目前东北、华北基层总体余粮不足2成但贸易环节库存相对较多,深加工企业库存平均1个月左右、饲料企业整体库存平均约2个月,深加工及饲料企业下游产品消费疲软,行业利润整体偏差,随着临储拍卖的落实,产地部分持粮主体心态生变、出货积极性提高。预计在当前物流成本下滑、运行顺畅的背景下,伴随临储正式开拍政策粮供给增量以及天气回暖春耕备耕,市场环节库存和基层农户粮源将进一步被挤出,玉米价格行情整体承压。 笔者认为类似2017年高溢价的情况今年难再现,而溢价0-50元/吨成交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其一,今年的临储政策粮源大力投放,首周拍卖量高达700万吨,拍卖粮源供应量非常巨大;其二,市场粮源库存充裕,其中临储库存仍有1.78亿吨的巨量,且贸易环节及企业中的新粮库存亦非常充足;其三,替代品小麦拍卖底价再次下调,2018年1月16日及4月18日起两次分别下调最低收购小麦销售底价50、60元/吨共110元的幅度,替代品价格优势有所增加;其四,水稻拍卖继续加量投放,超期水稻对燃料乙醇等企业提供原料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陈玉米的需求。在供应压力巨大而需求支撑不足的情况下,临储拍卖成交预计难再现去年拍卖的火爆景象,而流拍、底价成交或低溢价成交或成为本年度的拍卖常态。 继4月12-13日当周市场将投放近700万吨玉米之后,市场消息称,4月19-20日将继续投放700万吨,如果按照每周投放700万吨计算,月底前市场增加2100万吨供应量,供应环境整体宽松。经历市场化调整和波动之后,17/18年度下半年国内玉米市场将整体以“政策市”为主基调。中美贸易摩擦对玉米市场短期影响有限远期偏空、玉米销售底价有进一步下调可能、本年度好粮好价影响或将稀释,拍卖溢价成交风险较大。建议现货贸易企业降低现货库存谨慎参拍,低价成交、避免溢价竞争;建议饲用企业随用随采,保持合理安全库存水平;建议玉米深加工企业主动参拍,通过消化低等级超期玉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行业加工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