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来自阴雨的洗礼 未来玉米或呈现二八行情 时间:2017-10-16 来源:本站 期货日报10月16日报道:直到上周结束,天公才终于擦拭了泪眼,阴雨绵绵的黄淮大地获得了短暂的干燥,饱经降雨摧残的秋粮作物也停止了呻吟,获得了难得的喘息。长假过后,玉米等一众秋粮受天气胁迫的负面消息开始不断发酵,使原本丰收在望的玉米生产形势再度蒙阴。从天气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来看,黄淮、江淮、西北以及华北部分地区都经受了阴雨侵蚀和洗礼,其中河南、陕西、山西、湖北、江苏、安徽以及山东部分地区10月1日至10日的降水量在50~250mm之间,降水水平是同期的3~4倍。收割期出现持续降水,显然不合时宜,而气象机构数据更让人揪心,据称,截至10月10日,全国秋粮总得收获比例约56.4%,降雨导致收获进度同比慢2.2%,其中玉米收获仅完成56.8%。 本次降水事发突然,200mm远超正常水平的降水,又发生在玉米收获期,无疑是极端异常的天气在我国的一次酣畅表现。参考以往收获进度和经验,十一期间华北、黄淮一带的玉米收获进度也基本在半数靠上,即便完成6成收割,剩余4成玉米在阴雨的作用下,整体减损水平也并非小数,不出预料的话,应该有相当一部分玉米基本上已被“判了死刑”。上周,市场上也逐渐开始反馈出不少关于玉米霉变、变质等相关消息,基本上印证了上述判断。从各地区的描述来看,河南地区玉米受损情况或更为突出。消息显示豫中和豫南一带雨前玉米收获比例或刚刚过半,局部地区玉米雨前收获水平尚不足50%,阴雨沥沥,雨后玉米霉变现象比较突出,几乎已失去饲用价值,更有相当比例的花生直接被降雨彻底淹死在泥泞的耕地中而无法出头,前期依靠面积扩大带来的增产效应也被严重稀释。豫东、豫北一带状况相对较好,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玉米品质受到影响,霉变率、毒素等指标也均高于指标。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安徽等地的玉米生产和品质均受到此轮降水影响。 参考相关市场和统计数据来看,本次受降水影响的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陕西等地区的玉米总产量或在7000万吨以上,算上河南等受降水影响比较严重的产区,按照上述省份总产量的0.5%~0.8%的比例保守推算品质受到影响的玉米数量,缺口差不多在300~550万吨左右(当然地区之间仍有较明显的差异),此外如果实际情况真如新闻图片所展示的那样,猜测还有50~100万吨的花生减产,这无疑使2017年玉米本就面积、产量双下调的形势雪上加霜。 不过,本次玉米的品质受损或对未来一段时期玉米价格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首先是优质新玉米价格将获得进一步的上升空间,农户挺价意愿和底气必然增强,玉米价格或出现二八分化格局,品质优的玉米将进一步受到贸易、加工企业的高价追捧,而品质较差的玉米则卖不上价也难以脱手。其次,若华北、黄淮地区品质受损玉米实际现状在收割后进一步暴露,则必然再次打造出区域性的玉米价格高地,给东北地区新玉米或拍卖玉米再次大批南下创造出空间,一定时期内或又一次掀起大幅震荡的格局。此外,参考以往经验,如果地区性的粮食作物受灾过于明显,有可能会促使出台相关政策,对区域性品质受影响的玉米采取定向收购行为。当然,霉变、品质较差也并不是不可救药,我国大力打造的玉米乙醇发展规划,也早给超标玉米找到了消化途径,只看最终将有怎样的方式来进行拔了。未来格局究竟会怎样发展,仍需要等待玉米收割收尾后情况进一步明朗才能见分晓。 笔者认为,即便现在东北新玉米上市出现价格暂时被打压下行,但考虑到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实体的不断建成开工,势必还将对玉米形成新的需求提振,等到售粮者不再对未来行情有恐慌情绪而减缓销售速度是,将有助玉米价格的稳定和向好。再叠加华北、黄淮的玉米品质受影响的因素,以及天气带来的上市慢等影响,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玉米价格仍有积极向上的动力,值得关注。 一场雨毁了努力半年的收成,不想再流这样的辛酸泪,就必须换个思路来开展更有效的农业生产,这是对今后更加现代化的农业和农民提出的新要求。近两年,“期货+保险”的农业模式在我国东北大地已经开始落地发芽,对广大农户规避风险,保障收益起到了重要帮助。是不是也可以因地制宜借鉴类似的方法和方式,应对难以预料的天气风险?在这场雨之后,想来也值得中部地区的广大农户和相关单位组织思考。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以村为单位建设一些可以遮风避雨的晾谷场或者储存设备,想来也是极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