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必须警惕粮食行业的“灰犀牛”! 时间:2017-07-21 来源:广东粮食交易中心 “黑天鹅”是指所有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而“灰犀牛”则是一种大概率危机。对于整个经济系统和市场而言,“黑天鹅”突如其来,而“灰犀牛”则厚积薄发。比“黑天鹅”令人不知道怎么死更恐怖的,是“灰犀牛”那种明知会死,但就是动弹不了的状态。那么,什么是粮食行业的“灰犀牛”?
“黑天鹅”我们知道,但“灰犀牛”是什么?与我们粮食行业又何干?7月17日,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的首个工作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评论员文章《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文中提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需要增强忧患意识。……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对各类风险苗头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置若罔闻。灰犀牛一词横空出世。
黑天鹅是相对于白天鹅的存在,白天鹅常见而黑天鹅不多见,偶发的现象让人无法提前应对。八年前,一本畅销书《黑天鹅》让大家知道了“黑天鹅”这个词汇,其代表所有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而据“华尔街见闻”资料,“灰犀牛”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古根海姆学者奖得主米歇尔•渥克于2013年1月在达沃斯全球论坛上提出的,根据他所著《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一书,“黑天鹅”比喻小概率而影响巨大的事件,而“灰犀牛”则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
灰犀牛生长于非洲草原,体型笨重、反应迟缓,你能看见它在远处,却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来,憨直的路线、爆发性的攻击力定会让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扑倒在地!所以危险并不都来源于突如其来的灾难、或者太过微小的问题,更多只是因为我们长久地视而不见。换言之,对于整个经济系统和市场而言,“黑天鹅”突如其来,而“灰犀牛”则厚积薄发。
“灰犀牛”是一种大概率危机,在社会各个领域不断上演。很多危机事件,与其说是“黑天鹅”,其实更像是“灰犀牛”,在爆发前已有迹象显现,但却被忽视。比如,2007年至2008年的那一场金融风暴,对某些人来说是“黑天鹅”性质的事件,但对大多数人来说,风暴是众多“灰犀牛”汇聚的结果,很多机构都发出过警示信号。只是,盛极之世,耿直的危言,没人理会。
那么当下的中国经济谁是“灰犀牛”?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刘胜军认为,房地产泡沫是毫无疑问的最大“灰犀牛”:一方面,对于中国房价的泡沫化已经没有争议,但另一方面房价调控却陷入“空调”的境地,不断逼空,导致很多人产生“房价永远不会跌”的错觉。但环视全球的房地产泡沫,都符合两个特征: 一是周期长,一轮大牛市超过10年并不稀奇;二是泡沫破裂时地动山摇,犹如雪崩和泥石流,逃生非常困难。
而当前的粮食市场,与房市有那么一点相似——尽管两个行业利润率有天壤之别,就庞大的库存摆在那里,但“政策旺季”来临,价格的涨势也往往凶猛。比“黑天鹅”令人不知道怎么死更恐怖的,是“灰犀牛”那种明知会死,但就是动弹不了的暴击。经历过前几年小麦托市和再早前早稻托市期间“抢粮潮”的企业,对此应有深刻体会。明知高价“抢”来的粮,过后会因供应庞大和需求疲软而面临价格下跌风险,可还是不得不抢——要用啊!这导致了“稻强米弱”、“麦强粉弱”的局面。
最近两年,小麦和早稻收购市场的疯狂基本褪去,粉墨登场的是玉米。上半年玉米市场天量库存大军压境,价格却仍然涨个不停。临储玉米的投放是上半年玉米市场重要的多空转换点。原本市场寄望于临储玉米缓解粮源的紧缺,但最后却因为这部分玉米出库慢,未能从“潜在粮源”转化为“有效粮源”,而使得市场出现了“一边拍卖一边上涨”的局面。
这种情况对加工企业伤害是很大的。一方面,明知道国家在“去库存”,整体供应充足,一旦库存顺利释放,价格必跌无疑;另一方面,企业加工不能停,短期需求不得不满足,所以只能迎难而上,顶着高价收购了。此时,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了。世界上最大的粮商嘉吉,其供应链管理就是制胜之道。外界看起来,嘉吉是做投资的,比如从事期货、关注市场行情,其实公司的核心业务是将农民和消费者连接起来,从农民手里收购粮食(有时候加工有时候不加工),运送给客户,保证给消费者安全、稳定的供给,确保整个供应链减少风险。
当前玉米临储政策取消了,但2014-2016年收购的库存仍将成为未来2-3年市场供应的主要粮源。在“政策市”之下,市场以政策为指挥棒,短期供需变动都会更加集中和“单向”,价格波动幅度也将更大。把握市场的“政策旺季”和价格的“政策时点”做好库存管理尤为关键。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一环。库存实际上也是一种“套保”,无论价格上涨还是下跌,已经购买了的粮源相当于锁定了成本和利润。库存过多,占用大量的资金;库存不足,又不利于生产的连续性。对于粮食加工企业而言,“断粮”的风险恐怕更大。因此,如何保证粮源的充足尤为关键。 随着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企业会逐渐成为粮食收购市场的主体,这将有利于降低收购成本,提高入库效率。企业也可以逐步发展公司+农户等多种方式来锁定粮源,既保证了供应,又实现了“轻库存”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