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 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交易所公告
国内版

促进玉米经济由“量”到“质”的革命性提升

时间:2017-04-21 来源:农民日报

  按照农业部党组统一部署,今年初相关调查组赴吉林进行了一个月“百乡万户”调查,对东北玉米产业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

  玉米生产是我国重要的原料产业

  从全产业链逻辑来看,玉米与矿石、原油一样具有原料经济属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基础地位,发展得好就是“助推器”,发展不好就可能成为“制动器”,受制于人更可能成为“紧箍咒”。玉米这种原料经济属性,一方面是由于其碳四作物属性,光合作用强,生物产量高,种植体量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其从籽粒到秸秆的多用途性,加工链条长,加工品门类多,加工数量多。我国玉米产业的原料经济属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籽粒玉米是主要能量饲料。玉米籽粒粗纤维少、适口性好,单位干物质在猪胃里的“消化能”是稻谷的1.24倍、小麦的1.03倍、大麦的1.17倍、燕麦的1.23倍、荞麦的1.16倍,是所有谷物饲料原料中最高的,是我国主要能量饲料。用1.3亿多吨籽粒玉米生产了约2亿吨工业饲料,支撑了庞大畜牧业发展。其次,青贮玉米是优质草畜饲料。将玉米在抽穗期全株收割、切碎、发酵,部分蛋白质分解为酰胺和氨基酸,无氮浸出物分解为乳酸,粗纤维质地变软,是草食动物的优质饲料。据农业部畜牧业司测算,全株青贮玉米提供给牛羊的有效能量和有效蛋白均可增加40%,可使生产1吨牛奶的豆粕用量减少15公斤、精饲料减少25%,生产1吨羊肉的豆粕用量减少210公斤、精饲料减少40%。第三,加工玉米是重要生化原料。玉米淀粉含量约70%左右、脂肪4%左右、粗蛋白10%左右,目前深加工产品有500多种,是谷物产品中深加工产业链条最长的品种。据初步估算,我国每年5800多万吨工业深加工玉米中,30%左右用来生产淀粉、30%左右用来生产酒精、20%左右用来生产淀粉糖、10%用来生产味精、10%用来生产赖氨酸和柠檬酸,玉米淀粉产量和酒精产量均占全国淀粉、发酵酒精总产量的60%左右,玉米味精产量占味精总产量95%以上,对我国食品、化工、纺织、造纸、发酵、医药等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第四,玉米秆和芯深加工潜力很大。玉米秸秆可用来生产黄贮饲料或直接饲喂的草料,可以堆沤发酵作为有机肥料,可用来生产木质素、生活用纸、乙醇、木糖、木糖醇等发酵和化工产品。玉米芯可用来生产纸板、水泥板、水泥砖,可用作胶水或浆糊填充剂,可制造包装材料、火药、橡胶助剂,可作为饲料预混料,可代替次粉作为水洗霉发酵原料等,开发用途很广。第五,食用玉米是重要食品开发方向。玉米具有刺激胃肠蠕动、增强人体新陈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及降血脂、降胆固醇等功效,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鲜食玉米、玉米汁、玉米片、膨化玉米等需求明显上升,玉米食用开发潜力越来越大。

  玉米产业是东北地区的重要产业

  吉林玉米经济在东北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以吉林为例,主产区玉米经济不仅担负着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原料经济功能,也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更为重要的是目前还没有哪种作物能够替代玉米。目前,主产区玉米产业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第一,玉米生产经营收入是农民收入重要来源。主产区玉米生产经营相关环节从业者主要是农民,地租也是农民收入。据调查组在公主岭市典型调查显示,2016年农民地头出售玉米均价每斤0.65元左右(14%水),与每亩玉米生产经营相关联的农资运销、人工劳务、农机服务、粮食贩运等环节的收入合计约1200元,地租每亩400元,土地流转率近50%,全市430万亩玉米生产经营收入合计约65亿元,再加上8亿多元的玉米生产者补贴,占全市2015年农民收入总量86亿元的80%以上。吉林全省近年玉米播种面积5500万亩左右,产量560亿斤左右,土地流转率30%左右,按照公主岭的数据推算,全省玉米生产经营收入占2015年农民收入总量1394亿元的50%以上。第二,玉米加工业是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初步估算,吉林年玉米加工转化能力1200多万吨,约占全国的16%;2016年吉林饲料产量接近1000万吨,酒精产量150万吨,淀粉产量600万吨左右,氨基酸产量近200万吨,在不计算深加工副产品产值的情况下,饲料、淀粉、氨基酸、酒精年产值约600亿元左右,占2015年全省工业生产总值的10%左右。第三,玉米生产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也有相当地位。按照公主岭典型调查数据推算,吉林全省玉米劳务、贩运等生产服务收入256亿元左右,占2015年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5461亿元的近5%。

  东北玉米产业提升还有较大空间

  从吉林调查的情况来看,东北玉米产业还只停留在简单的籽粒生产上,从粒到秆、从种到养、从农到工的完整产业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具体表现为:一是经济效益提升还有空间。玉米生产专业化、标准化水平不高,饲用和深加工用籽粒玉米在品种和质量上不能满足加工企业要求,饲用青贮玉米还没有形成产业规模,食用玉米还没有建立完整产业体系。玉米加工产品主要是附加值相对较低、产能相对过剩、竞争相对激烈的饲料、淀粉、酒精,诸如多元醇、酶制剂、有机酸和淀粉高分子材料等高端产品开发还不够;用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生产发酵产品和化工产品尚处于起步阶段,玉米食品开发还比较欠缺,玉米油、玉米皮、蛋白粉等还没有形成稳定市场规模。二是社会效益提升还有空间。玉米产业形态仍然比较单一,以卖商品粮为主,在玉米生产服务、玉米食品包装、物流配送、休闲观光、文化创意等一二三产融合的新业态发展上比较欠缺,对吸纳农民就业增收、提升农村发展质量、增强农业发展动能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有限。特别是玉米产业整体比较脆弱,受籽粒玉米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比较大,玉米经济作为原料产业经济的基础性作用还不牢靠。三是生态效益提升还有空间。主产区长期追求玉米高产,化肥施用量大、有效利用率低,造成土壤板结退化,玉米绿色生产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玉米秸秆、玉米芯等副产品没有实现资源化利用,秸秆焚烧和随意丢弃现象仍比较普遍,特别是种养结合还不紧密,饲草畜一体化发展循环经济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推动东北玉米经济发展的建议

  以吉林为代表的东北玉米主产区与同纬度的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光照充足,温度适宜,降雨适中,黑土地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玉米单产在国内主产区位居第一,与美国相当,玉米产量占全国玉米产量的1/3强。从全局角度看,抓好了东北玉米产业就抓住了夯实我国饲料、畜牧、淀粉、发酵酒精等一系列相关产业发展基础的战略主动权,不能因为玉米价格低就忽视玉米生产,更应防止地方单纯把调减玉米面积多少作为衡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标准,而应支持和鼓励东北地区跳出就生产结构论生产结构的思维,瞄准市场需求、竞争对手优势、自身发展短板,以目标导向倒逼产业体系、技术体系、经营体系改革创新,做强玉米第一产业、做优玉米第二产业、做活玉米第三产业,实现玉米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实现玉米经济由“量”到“质”的革命性提升。具体建议包括:第一,做强玉米第一产业。在籽粒玉米优势区,集中力量推广高淀粉、高油、高蛋白、高赖氨酸等专用玉米品种,集中连片推动建设农资统一采购、田间统一管理、籽粒统一收获、秸秆统一资源化利用的专用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引入大型玉米饲料和深加工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对接,解决优势不优质、优质不优价问题。在“镰刀弯”地区,集中力量推广植株高大、适合密植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加快提高“耕、种、收、贮”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建立全株青贮玉米生产体系,加快推进饲草畜一体化发展。在昼夜温差大的冷凉地区,集中力量推广早熟大穗、粘嫩香甜、抗病抗倒的鲜食玉米品种,建设有机绿色鲜食玉米生产基地,提升鲜食玉米加工配送水平,做大鲜食玉米产业。第二,做优玉米第二产业。借鉴2016年对玉米深加工企业奖补政策的实施经验,从税收、贷款、用地、用电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改造,在目前籽粒玉米生产淀粉、酒精等产品基础上,继续延长加工链条,生产附加值更高的精深加工产品。规划建设国家级玉米综合利用现代农业园,对接国内外有关科研院所,启动籽粒玉米高端加工、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等副产品精深加工、玉米乙醇燃油添加效率提升等科研攻关与产业熟化项目,引入社会资本进行科研攻关成果产业化运营;引入国内外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营养安全、风味独特、食用方便的膨化玉米、玉米面、玉米米、玉米片等玉米食品产业。第三,做活玉米第三产业。鼓励和引导返乡下乡人员发展玉米生产服务业,培育一批专业化农资配送、耕地修复治理、病虫害防治、农机作业服务、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组织。规划建设玉米期货交易交割库,培育专业化玉米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玉米仓储物流产业。推进玉米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探索发展玉米嘉年华、玉米饮食节、玉米休闲园等特色产业形态。大力发展特色玉米产品上行、质优价廉农资下行的农村电商。制定玉米品牌产地标准、生产标准、产品标准,重点培育玉米原料品牌和食品品牌,以品牌为龙头带动产业高效发展。

版权所有:哈尔滨谷物交易所 黑ICP备11006394号-1
哈尔滨谷物交易所客户信息交流群:90760821 1914658765
公司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三路800号2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