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 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交易所公告
国内版

补种水稻自救“与时间赛跑”

时间:2016-07-21 来源:粮油市场报

  “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正在安徽省舒城县桃溪镇指导受灾农民生产自救的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何森林7月19日介绍说,要想让补种抢种的稻谷能在9月22日秋分前露头抽穗,需要在7月20日前种下去。否则,随着秋分过后寒露风的到来,气温下降,缺乏足够温度、光照的水稻难以抽穗结实,只能割下稻秧喂牛了。因此,7月20日是灾后生产自救的关键节点。

  尽管目前洪水尚未完全退去,多地生产自救已经启动。在安徽省多个受灾地区采访了解到,有的地方调集数百台农机前往灾区,平整受灾农田,准备补种、改种农作物,想方设法让受灾损失降到最低;有的地方修复被毁蔬菜大棚,培养果蔬秧苗,补种速生蔬菜,稳定平抑汛期以来快速上涨的菜价。

  近日在舒城县采访时看到,多台农机正在洪水退去后的田间旋耕整理土地;在培育水稻秧苗的塑料大棚内,工作人员赤脚站在水里,查看育种情况,抬眼望去,满眼都是绿油油的秧苗,密密麻麻,长势喜人。

  “今天要跑完桃溪镇的4个受灾村。”何森林说,对于部分在7月20日后还没有补种的,之后再补种就必须要改为秧苗,不能直接撒稻谷种子了,插秧的时间窗口可以持续到8月初。如果过了最后的这个节点,就只能放弃水稻,改种蔬菜、豆类作物。

  早一天把种子种下去,就多一些收获。按照舒城县农业部门的安排,农技业务骨干分成小组,对口扶持受灾乡镇,其中以桃溪镇等3个受灾最为严重的乡镇作为重点。最近这段时间,何森林和同事们每天都是从天亮忙到天黑,全县上下都把精力放在了灾后生产自救上。

  不仅在舒城县,在地处大别山的革命老区金寨县,灾后生产自救也如火如荼。金寨县农业产业中心果蔬科科长杨青芳介绍,不管周末还是工作日,她几乎每天都要跑几个村庄。

  “育苗基地里的南瓜秧苗有四五天了,苗子很壮实,再过一两天就可以发到村里了。”杨青芳说,金寨县气候、土壤条件比较适合种南瓜,当地农户大都有种南瓜的经验,房前屋后都可以种植。现在种下去,到11月收获,时间短,见效快,而且当地采取了“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不用发愁销路问题。

  从安徽省农业部门获悉,目前安徽省农业灾情基本稳定,各地已陆续将抗灾救灾重点转入灾后生产恢复。截至7月17日,安徽省已完成补改种面积55万余亩,清淤扶棵面积180多万亩,灾后病虫害防治面积460多万亩,修复畜禽圈舍面积50多万平方米,修复鱼塘面积18万多亩。

  据安徽省农委统计,6月18日入梅以来的强降雨,造成宣城、六安等13市不同程度受灾。截至7月17日17时,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1570多万亩,成灾面积1070多万亩,绝收面积570多万亩,受灾作物主要为水稻、瓜菜、棉花、玉米、大豆等,渔业受灾面积350多万亩。


  (禾木 交流2317227198)

版权所有:哈尔滨谷物交易所 黑ICP备11006394号-1
哈尔滨谷物交易所客户信息交流群:90760821 1914658765
公司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三路800号2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