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 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交易所公告
国内版

黑龙江大力打击五常大米造假

时间:2015-11-20 来源:中国食品报

  以次充好,假冒伪劣,扰乱市场,五常大米乱象引发关注,地方政府部门为此进行了治理。但通过记者的调查,整治的效果似乎并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这里有巨大利益吸引造假者趋之若鹜,也有地方整治“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尴尬,还面临企业生存为继的困境。因为,治理五常大米造假乱象不是一味药就能根除的,不能搞运动式的、“一阵风”的执法,更不能简单的一刀切,需要重拳出击的治标之策,更需要企业转型升级的治本之道,多管齐下方可见效。

  以“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著称的黑龙江五常大米,凭借独特品质赢得了全国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市场上,五常大米的价格也远远高于普通大米。然而,近几年,五常大米“天价”、“掺假”等市场乱象却频遭曝光。对此,今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三级政府,展开了针对五常大米史上最为严厉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已经扣押了213吨涉嫌假冒五常大米,假冒五常大米包装物42万件,24家企业被立案调查。重拳打击之下的效果如何?

  批发市场仍是重灾区

  近日,北京和哈尔滨等地的批发市场、超市以及米店发现部分地方依然明目张胆的销售涉嫌掺假的五常大米。在北京市新发地粮油交易厅,“北京黑龙江五常大米处”底商销售人员表示,最便宜的稻花香只有2.75一斤,其实就是普通大米。消费者是吃不出来的,但他们一看就看出来了,因为价格低怎么能是纯的。两块八,是新发地市场官网11月10日给出的“东北五常香米”最低价格,“北京劲旺稻珍科技有限公司”底商销售人员坦言,最普通的稻花香是50斤装170多,合三块四,肯定不纯,甚至200多的都不纯。北京一顺宏达粮油商贸有限公司底商的销售人员表示,原因是纯正五常大米本身价格高,再加上运费,是卖不动的。

  中小型超市以及门店也成藏身之所

  在哈尔滨市南岗区“焱隆超市”总店,标有“五常稻花香”字样的装大米有六七种之多,价格从每斤3块8到每斤10块25不等。超市的销售说,如果要纯稻花香或者长粒香,一斤至少七块钱以上。而他们销售的一斤不到4块钱,并不是特别纯。和部分超市相比,一些专门经营五常大米销售的门店,掺假五常大米的销售由明转暗。在哈尔滨市“屯民米行”连锁店,勾兑的五常大米门店并不出售,但可以请示领导另外商量。

  在五常市区的“农家新鲜米店”,店内宣称出售的都是纯正的五常大米。店里只售卖纯正稻花香。如果客户量大,老板可以帮忙用一种俗称“假香”的龙洋16大米,跟稻花香相似的大米进行勾兑,真假难辨。今年五常“稻花香2号水稻”的收购价格,多数在两块到两块六之间,水稻出米率大多数只有到50%多,也就是说,一斤稻花香大米的裸米价格,不包括加工和包装费用,最低每斤也得近4块钱,而有机种植、河水灌溉的稻花香成本价更高。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五常市可产出大米约71.4万吨,但业内人士估算,全国市场上标售的“五常大米”至少有1000万吨。

  制假方式多样,真假难辨

  据了解,一般稻花香掺假有三种途径:

  第一,是以俗称龙洋16(两块八每斤),425、假香(三块三每斤)等当地产的便宜品种,充当稻花香2号出售。

  第二,不同品种的米对掺,可能是加工前的稻子对掺,也可能是裸米对掺后包装。纯稼贡负责人表示在磨米的时候,一边倒两袋,一边倒一袋,粮食一走,提升机一搅拌,然后灌塞,灌匀乎了,再进入四道碾子,出来以后再刨光再提升。经过多次色选、抛光之后的假米,即便是五常当地人,也真假难辨。

  掺假的第三种方式,则是提供包装和资质,由经销商进行掺假。五常市目前有93家大米生产加工企业被国家质检总局核准使用“五常大米”地理标志,五常市基源米业位列其中。该米业一位负责人表示,他们不生产勾兑米,但是可以把包装给经销商用。

  基源米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四百多家就这九十几家有核准使用“五常大米”地理标示,可以在超市选择外包装,在他那里灌,用他们的包括QS(生产许可)等。

  五常市背荫河镇何禾米业的负责人透露,他们不销售勾兑的大米,但是可以发白袋,经销商购买之后可以自己勾兑。黑龙江省北大仓米业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代国庆表示,客户要求怎么配比都可以做,但是建议稻花香在四成以上,掺假的比例在合同无法体现,只能是“君子协定”。他们使用配米机,能够保证勾兑比例。

  “乱五常”如何治标治本?

  黑龙江省今年决定“打一场五常大米品牌营销与保护的硬仗”,严打之下,五常大米掺假为何屡禁不止?根据黑龙江省政府网站的数据,五常是全国单季水稻生产第一大县,已发展合作社4200家、家庭农场112家、专业大户发展到428户、农业企业发展到327家、大米加工企业293家、年加工能力达到560万吨。按此计算,五常地区71.4万吨的稻花香产量,不到所有企业年加工能力的五分之一。

  一位大米加工厂的匿名负责人表示,如果这些米业只加工稻花香,两个月就无米可磨,为了维持全年的生产,必须掺假。如果全种稻花香,也就一百吨左右。五常的米业上千家,如果全开起来,开始磨,用不了一个月就磨完了。哪家都贷款四、五千万的,得维持全年生产,把稻花香先收家点,不掺不行生产不了。在距离五常市区较近的杜家镇,多家米业盘踞,也看到印有“市场监督”字样的执法车和警车排查。一方面政府严打五常大米掺假,另一个方面不掺假企业按照旧有模式难以维持。仅有93家企业获得五常大米的地理标志授权,其他米业如何生存,这道难题不仅摆在米业的头上,更是等待政府部门来破解。


  (禾木 交流2317227198)

版权所有:哈尔滨谷物交易所 黑ICP备11006394号-1
哈尔滨谷物交易所客户信息交流群:90760821 1914658765
公司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三路800号2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