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媒体称粮食收购价格持续下跌,种粮大户不敢存粮 时间:2013-12-25 来源:经济参考报 12月底,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种粮大户周金来家14万斤的中晚籼稻基本全都卖完了,而往年这个时候,他总会留一些到第二年才卖。周金来说:"以前翻过年,粮食价格一般都会上涨一些,但今年过完年,粮价十有八九会下跌,所以大家都不敢存余粮,能卖就卖。"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我国南方中晚籼稻主产省江西等地采访发现,由于国内外大米价格严重倒挂的状况没有根本好转,今年以来,国内中晚籼稻收购价持续低迷。虽然各地先后启动托市收购,但这一政策却遭遇进口米的低价"天花板",国内中晚籼稻收购价在托市价附近波动。 在江西省第一产粮大县——— 鄱阳县,农民万长春对记者说:"前几年,中晚稻开秤价一般都在130至140元/百斤,优质稻的价格更高,可以达到140至150元/百斤。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粮食价格就一路下跌,今年开秤时基本稳定在120至125元/百斤左右。" 在此情况下,国家有关部门联合下发《2013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10月22日,江西启动托市收购执行预案。随后,中晚稻收购价格开始上涨,农民售粮踊跃。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南方中晚稻收购中,政策性收购成为市场主导。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和早稻不同,中晚稻是南方地区的主要消费口粮,收购主力历来是大米加工企业。但今年由于进口大米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以及今年稻谷供应量仍较充足,加工企业对稻米市场并不十分看好,收购与开工均较为谨慎,收购积极性降低,政策性收购成农民卖粮的主要渠道。 江西省粮食局调控处处长辛洪光对记者说,当前江西国有粮食企业托市收购中晚稻价格为每百斤135元,而民营企业则为123至131元。截至12月15日,江西各类企业收购中晚稻57亿斤,同比增加27亿斤,其中托市收购30亿斤,占收购总量的53%. 记者调查发现,在国外低价米大量进入的背景下,托市政策对粮价的拉动作用被严重削弱,中晚稻价格基本稳定在托市价附近,而农民实际售粮的价格还会更低。 上高县泗溪镇农民曾小明无奈地说:"国家出台的托市价是135元/百斤,但收储企业对水分、杂质等要求很高,东扣一点西扣一点,农民卖粮的实际价就不到托市价了。"记者在部分收购点采访发现,农民送到托市收购点的粮食每百斤要扣除6至8元的"水分钱". 粮食价格持续低迷,但种粮成本却在不断攀升。万长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一亩晚稻,田租250元、人工200元、种子100元、农药110元、化肥210元、收割费70元,加起来是900元左右。粮食生产进入了名副其实的"高成本时代". "根据调查,今年当地农民晚稻平均亩产830.4斤,同比增加0.9%,但受成本上升和售价下跌影响,农民种粮现金收益和净利润还是减少,其中每亩现金收益为590.15元,比去年减少29.42元,降幅4.75%;每亩净利润为226.37元,比去年减少42.16元,降幅为15.7%."江西省价格成本鉴定监测管理局专家余耀明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托市收购结束后,南方中晚稻价格还将弱势回归,且短期内难以好转。郑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专家孙忻解释称,今年南方中晚稻市场背负着供应加大、需求偏弱和进口大米冲击三座大山,但好在国家托市价已经启动,市场受政策的支撑有个小幅度趋升过程。但目前我国粮食连续多年丰收,库存充足,再加上国内粮价高于国际粮价的局面短期难以改变,进口大米数量仍将保持高位,我国稻米市场"稻强米弱"、市场化购销冷清、利润微薄等情况或将持续存在。 辛洪光也担忧地对记者说,目前,行业内还没有看到能够让粮价上涨的利好因素。"现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地的大米运到我国到岸价才1.6元/斤,而我国南方地区早米出厂价约在1.8元/斤,中晚米出厂价在1.9元/斤左右。按照这个价格,企业肯定很难提高稻谷的收购价。" 和周金来一样,许多农民对后期粮价也不看好,都急于出售手中的粮食。记者在基层采访发现,今年中晚稻"增产难增收"的状况,以及农民对后期粮价看跌的预期对农民种粮积极性产生了不良影响,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农民改种单季稻甚至不种田外出打工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