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公告 |
农业防灾减灾不能止于“应急” 时间:2013-11-12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一场姗姗来迟的降雨暂时缓解了豫陕大地持续数月的干旱危机。然而,气象部门随后公布的数据显示,这一地区在11月份乃至整个冬季的降水仍然较少,干旱范围或进一步扩大。 从年初东北地区的低温内涝,到夏季南方干旱高温、北方超纪录洪涝,再到近期豫陕地区的持续干旱,还未至寒冬,我国农业已经遭遇三波大的自然灾害。 农业防灾减灾的专家们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呼吁,我国农业要尽快提升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能力,农业防灾减灾要走出“应急状态”。 农业防灾减灾欠账太多 11月9日,在江西南昌参加农业防灾减灾学术年会的海南省气象局局长王春乙在作报告的同时还有一丝忧虑。 当天下午两点,第30号台风“海燕”到达南海海面,并向海南岛方向挺进。 “海南农业又要迎接新的挑战,我能不能按时回去都还是个未知数。”王春乙调侃。 无奈、被动地等待灾害的来临,这是我国农业面对极端天气时的常态。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茂松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由于长期缺乏忧患意识与完备的监测预警系统,我国农业面对自然灾害时常常无法沉着应对,“一直都处在应急的状态”。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吴绍洪则表示,农业是一个暴露于极端气候的脆弱经济部门,农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不合理会增加其在灾害面前的脆弱性。 “我们在应对极端气候灾害方面的欠账太多了。”谈起防灾减灾工作,李茂松不无忧虑。 做好“减法”同样重要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将大部分精力、财力着眼于如何实现粮食增产,政府决策部门与农业从业者对自然灾害的应对常处在被动状态。 “做好‘加法’固然重要,但是应对好农业生产的‘减法’对保卫国家粮食安全同样重要。”李茂松表示,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损失的粮食总量与进口量基本持平。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王道龙持相同观点。 “减灾相当于增产。”王道龙告诉记者,我国农业防灾减灾的技术有了不少突破与创新,但是与实际的生产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面对我国气候南旱北涝的新变化,农业防范气象灾害的技术与能力更应该加强”。 诚如王道龙所言,变化的气候与不变的灾害应对模式间形成矛盾。 “从科学研究、产业体系、行业专项、政策补贴等各方面,我们必须缩小‘加法’与‘减法’的反差。”李茂松表示。 监测预警系统呼之欲出 “防灾减灾要有五步:防、抗、避、减、救。”谈到农业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策略时,李茂松如是说,“怎么将灾前、灾中与灾后的行动串起来,做到科学应对?一个完善的极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必不可少。” 李茂松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由他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正在致力于这个系统的建设。 “比如说,在建立灾情监测预警数据库的前提下,监测预警系统能实时监测土壤水分、空气湿度、作物生长发育期等多个因子,科学判断作物的干旱程度,为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与建议。”李茂松如此描述,“该种什么品种、什么时候浇水、浇多少水这都需要科学的指导。” “只要人们有了足够的认识、正确的防灾思路,在科学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指导下,我国农业在灾害面前就可实现科学谋划、沉着应对,也将告别‘临渴掘井’与长期的‘应急状态’。”李茂松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