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 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交易所公告
国内版

哈尔滨粮食总产实现“十连增”

时间:2013-10-28 来源:黑龙江日报

  近日,记者在双城现代示范农业园区看到,连片的玉米地一望无垠,玉米穗颗粒饱满,大型收割机正在田间作业,双城镇光明村的农民告诉记者:“今年是个丰收年,一垧地能打26000多斤,比往年增产6000多斤,我900多亩地比去年多收入25万元。”农民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丰收的喜悦。

  经初步农情预测,今年哈尔滨粮食将实现总产320亿斤以上。自2003年以来,哈尔滨市粮食产量保持了连续增长的势头,粮食总产由2003年的138.6亿斤到2013年的320亿斤以上,实现了“十连增”。

  夯实基础加大投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哈市农业生产经受了异常气候的严峻考验。统计数据显示,灾害已累计造成哈市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0多万亩。

  面对恶劣气候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哈市充分发挥“大水利、大机械、大科技、大合作”实施春耕生产,将水旱田作物全部抢播在丰产期。据哈市农委副主任熊百建介绍,特别是在农业种植方面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对哈市粮食产量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时,哈尔滨市还不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近三年累计完成旱改水投资47.79亿元,新打机电井4260眼,安装移动泵站254台,整修渠道1704公里,建设小塘坝69座,灌区构造物431项,建设沿松花江提水泵站17处,其他沿河泵站18处,新增水田面积近270万亩,使全市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亩。实施节水增粮工程88.8万亩。

  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夺得丰收的保证,市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及各级党委政府负责人亲自上阵指挥,深入基层一线进行指导和督导农业生产,农业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始终工作战斗在一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全面开展指导服务。

  新技术机械化促农民增收

  双城市双城镇光明村的孙铁林是种庄稼的“老把式”,说起种地头头是道,“和以前种地相比,我们农民最大的变化是观念上的转变。”“以前对新的种植技术听而不闻,现在尝到了新技术带来的增产增收的实惠,‘密植栽培’、‘大垄双行’等技术我们都在用。”

  “大垄双行”种植技术是哈尔滨市近年来推广农业高新实用技术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哈尔滨市实施推广的玉米大垄双行、水稻大方田生产、智能化浸种、大棚育苗、钵体育苗机械摆栽、飞机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高新技术,今年应用面积达到6500多万亩次,其中水稻智能化浸种面积达到65.4%。

  哈市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农机总动力由2003年的313万千瓦,上升到2012年的891.1万千瓦,几乎上升了两倍;综合农业机械化率2012年达到85.05%;全市现有拖拉机324290台,拥有玉米收获机3338台,大豆收获机2135台,稻麦联合收获机5773台。农机装备水平的提升,使粮食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深松整地成丰收重要环节

  熊百建告诉记者:“要想夺得春季农业生产主动权,必须从抓好秋季秸秆出地、推动秋整地工作入手,尤其是要逐步破解秸秆出地这一关键环节。”为加快全市秸秆出地促进秋整地工作,今年哈市拿出1500万元,专门补贴秸秆出地作业专用机具,新增专用机具286台套。

  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年秋整地工作中,哈市整地标准是深度要达标,水田地整地不能低于15厘米,旱田整地25厘米以上30厘米左右;作业标准是深松、起垄、镇压一条龙作业,垄向平直。对于洪涝和内涝含水地块,将抓紧排水晒田;对于已完成晒田,可以整地的地块,要进行深松,熟化土壤,防止板结;对于土壤含水过高的地块,一定要做到秸秆出地,促进散墒,避免造成明春整地播种困难。

  记者从哈市农委了解到,今年全市共下达秋整地任务1322万亩。截至10月18日,全市机械秋整地面积579.7万亩,占计划的43.9%。

版权所有:哈尔滨谷物交易所 黑ICP备11006394号-1
哈尔滨谷物交易所客户信息交流群:90760821 1914658765
公司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三路800号22层